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回暖,险资投资端曙光渐显。
从今年一季度投资收益率来看,总体还在“历史低位”徘徊。76家人身险公司的投资率超过2%的有4家,5家收益率为负,投资收益率介于1%—2%的险企最多,有18家。
相较于人身险公司,财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更为分化,85家财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分布在-1.28%至4.37%的区间,有12家险企的投资收益率为负,投资收益率超过1%的有11家。
从一季度数据来看,险企投资端仍面临“资产荒”和再投资的双重压力。特别是对于人身险公司来说,低利率的现状让市场难免担忧利差损风险。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稳增长的政策背景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还将持续发力。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从今年2月以来月度均保持正增长状态,也为保险资金资产端注入信心。
01
经济修复中
险资投资端仍承压
复杂经济形势下,一季度,人身险公司和财险公司的投资收益表现不一,但无可否认的是险企投资端还在“压力之下”。
先看人身险公司,今年一季度,76家人身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在-4.85%至2.92%区间。具体来看,中英人寿投资收益率最高,为2.92%。一季度投资收益率超过2%的还有长生人寿、中信保诚、幸福人寿,分别为2.42%、2.1%、2.04%。投资收益率为1%—1.69%有18家;介于0.5%和1%之间的有35家,在0和0.5%之间的有14家。
与此同时,也有5家人身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为负,其中4家为专业养老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介入-4.85%至-0.18%。
从综合投资收益率来看,一季度复星联合健康、恒安标准人寿、人保寿险3家险企遥遥领先其他险企,分别为7.27%、6.41%、6%;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的仅海保人寿,为-0.06%。
再把目光转向财险公司,相较于人身险公司,财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更为分化,85家财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在-1.28%至4.37%的区间。
广东能源自保投资收益率大幅度领先其他财险公司,一季度投资收益率为4.37%,紧随其后的诚泰财险的投资收益率为1.35%;投资收益率超过1%的还有北部湾、国元农险、汇友相互、黄河财险、太平科技、利宝互助、凯本财险、现代财险、安华农险9家。财险公司中,投资收益率为负的数量远多于寿险公司,有12家。其中,融盛财险、国任财险、锦泰财险的投资收益率低于-1%。
从综合投资收益率来看,一季度,财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最高的还是广东能源自保,为4.37%。除此之外,仅汇友相互的综合投资收益率超过2%,为2.35%。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的有中华联合和融盛财险,分别为-0.02%、-0.66%。其他财险公司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均分布在0—2%。
与去年同期相比,财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负增长的数量大于同比正增长的数量,多数财险公司今年一季度投资端承压。
一般而言,险企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的投资收益率可简单视作“财务投资收益率”,即相关收益计入当期利润,影响净利润表现;而综合投资收益则包括不计入利润的浮盈或浮亏部分的所有投资收益,尽管这部分浮盈或浮亏不影响净利润,但会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影响净资产。
02
险资“顺势而为”
辩证看待投资表现
此前,『A智慧保』梳理过A股、H股上市险企一季度资产端的投资布局情况,简单而言就是“增债券、降股票”。那么,整体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又呈现什么特点?
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2023年4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情况表》分析来看,“增债券、降股票”是总体趋势。
但是,『A智慧保』还发现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低利率环境下,保险资金“顺势而为”降低了对银行存款的配置。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25.19万亿元,其中银行存款为2.16万亿元,规模占比为8.56%,同比降低3.47%;财产保险公司账面余额为2.02万亿元,其中银行存款为3654亿元,规模占比为18.09%,同比下降12.32%。
事实上,乐观一点来看,相较于其他行业,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呈现一定的稳健性。即便是在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等其他长线资金出现负收益率的2022年,险资资产端的投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保险公司整体投资收益率依次为5.41%、4.84%、3.76%、2.23;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98%、4.45%、1.83%、3.22%。
不得不说,辩证地看待保险资金资产端的投资现状也有必要。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为何保险资金的投资端还在承压?
从人身险公司来看,其仍处于转型的深水区,渠道和价值均面临挑战。2023年10月,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中国保险业风险评估报告2023》就指出,渠道方面,行业积极探索代理人渠道转型,但转型周期较长,业务层面有待持续改善。随着代理人渠道发展遭遇瓶颈,银邮渠道再度成为竞争焦点,手续费率上行进一步推高了负债成本。价值方面,受高价值率产品的保费规模下降等因素影响,部分公司新业务价值逐年下降。
此外,近年长期利率中枢趋势性下移,人身险资产端收益率下移速度快于负债端成本下调节奏,利差逐年收窄,尤其是资本市场震荡对权益类资产收益造成较大冲击,利差损风险更需加以关注。
对于现阶段人身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地产和监管压降负债成本的相关政策逐步出台,人身险公司的利差损有望边际缓解。
从财险公司来看,上述《报告》提到,以下风险仍需持续关注:一是车险市场经营分化,短期利好难以持续;二是责任险承保亏损,新兴细分领域风险突出;三是保证保险盈利能力不足,赔付明显上升。
03
利好政策不断
长线资金需“放远看”
从去年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以来,围绕“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国家层面和监管机构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去年9月10日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有力释放了保险资金投资空间,并要求保险公司加强投资收益长期考核。
去年10月30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实施三年长周期考核。
今年1月22日召开的国常会指出,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会议还强调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国务院近日还印发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再次提及引导险资入市,保险资金投资权益资产的空间被进一步打开。目前已有险资出现举牌情形。
保险资金在国内A股市场投资规模接近3万亿元,是中国资本市场上重要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业内认为,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有望进一步加大保险资金入市空间,有利于保险资金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转型的支持力度。
尽管一季度投资收益整体承压,但对今年全年的投资机会,保险行业预期乐观。
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进行的调查,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固定收益投资信心指数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上涨,权益投资信心指数连续三个季度上涨。
国泰君安刘欣琦团队认为,近期央行表态稳定市场信心,预计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运行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长端利率企稳回暖将有利于市场缓解对保险公司投资端的负面预期,从而有利于寿险行业估值修复。
国金证券研报称,展望财险行业后续发展,费用投入或将减少,龙头险企市占率有望回升。车险业务上,预计中小险企后续费用竞争将趋缓,叠加汽车下乡、购车补贴等汽车消费政策的持续落地,预计后续车险增速有望回升至5%左右的正常水平。非车险方面,3月起农险、意健险、企财险、信用保证险业务增速回暖,预计全年有望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总体而言,尽管一季度保险资金投资端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是无论是在宏观经济层面还是行业层面,险企面对的“利好”多于“利空”。市场也需“风物长宜放眼量”,对作为长线资金的险资多一些耐心。
玖亓周评|险企偿付能力:既要前瞻监管,又要过程监管
盘点2024③险企股权:改革化险与“退金令”,双重推动回归本源
大考逼近遇“松绑”!“偿二代”二期过渡期延长,险企如何备考?
分红险的“回归”与“新考”
监管“清简报送”!保险机构哪些板块得以“解绑释压”?
新能源出租车被拒保上热搜!如何破解高出险率、高赔付率难题?
周评|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5,大力提振消费和更加积极有为宏观政策
盘点2024②“偿二代”二期大限将至,险企年内发债补血超千亿
个人养老金15日全面开闸!银行专项账户买商业养老险免“双录”!
张宗韬如何重塑现代财险?聚焦网约车,成破局新思路!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