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每天一个祸
编辑:顾柠
来源:险企高参
在以保费收入作为排名依据的寿险赛道上,“老大老二”长期由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占据,短时间来看毫无悬念,而“老三”之争则由来已久。
将时间条拖回到2010年,彼时新华保险超过太保寿险夺得探花之位,五年后再被太保寿险反超,至此开始了由中国人寿、平安寿以及太保寿“霸榜”寿险前三的局势。
最近一段时期,寿险“探花”之争再起,不过追上来的不再是新华保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在去年年末、今年一季度的保费业务收入相应居于第四、第五,机构间差距不断缩小。在此背景下,泰康人寿、太平人寿机构高层更提出“越洋计划”,即将太保寿险作为对标对象,意图实现超越。
各险企披露的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泰康人寿报告期内的保费收入剑指寿险第三。今年一季度,泰康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已达851.96亿元,太保寿险则为916.86亿元,差距已不到一百亿元……另一边厢,太平人寿业绩也突飞猛进,2023年保费业务收入超越新华保险跃升第五,增长势头强劲。
此外,《险企高参》在这场探花之争中发现,有两家机构值得关注,一个是逐渐没落的新华保险,一个是银行系险企中邮人寿“异军突起”……
保费老三之争
泰康人寿一季度保费收入增速21%
太平人寿超越新华保险
要谈我国寿险有代表性的领军机构,绕不开以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及人保寿险构成的“老七家”。
中国人寿、平安寿险断层领先之外,太保寿险的“老三”之位近来愈发受到挑战。不考虑某些较为特殊、刚刚涅槃重生的机构之外,老牌寿险企业如泰康人寿、太平人寿正直追而上。
今年一季度,太保寿险保险业务收入为916.86亿元,泰康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为851.96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0.59%,和太保寿险仅差了65亿元,若按照如此涨势,用不了多久泰康人寿的保费将跃于太保寿险之上。
图:2024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
另外,“血统纯正”的太平人寿近来涨势也不落于下风。今年一季度,太平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为579.44,同比增长2.36%;这是该司继2023年全年保费收入超越新华保险之后的再一次赶超,这也让太平人寿“寿险老五”的地位愈发稳固。2023年新华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659亿元,太平人寿保费收入为1689亿元,后者此次反超的30亿保费规模来之不易。如果拉出两家险企近五年的保费收入数据可直观看到,上一次太平人寿保费超过新华保险还是在2019年。
图:2023年保费收入
回溯过去近几年发展,泰康人寿及太平人寿的业绩呈螺旋上升趋势,二者十年间保险业务收入均实现超过220%的增长,并于2017年同时迈入千亿规模,一直到2020年双方都保持“你追我赶”的情况。2021年开始,二者以每年超过100亿左右的规模逐渐拉开差距,泰康人寿领先优势愈发明显。
图:保险业务收入(泰康人寿2016及以前引用集团数据)
也正是此时,泰康人寿和太保寿险的差距也逐渐缩小。2013年泰康人寿和太保寿险差距为328.13亿元,而到了2023年,二者差距为299.54亿元。到了2024年第一季度,这个差距再度缩小。
各有侧重到殊途同归
“拼”到最后在比什么?
泰康人寿和太平人寿,曾经都有侧重如今却都殊途同归——即个险高质量发展、重塑银保价值双举并进。
泰康人寿曾是最早在国内试水银保合作的险企之一,早在1996年就开始了相关的探索,积极探索银行保险合作。据泰康年报披露,2010年其保费收入为654.6亿元,其中个险保费收入157.4亿元,占比24%,银保渠道保费收入481.8亿元,占比约74%;2011年保费收入为679.4亿元,个险渠道保费收入178亿元,占比26%,银保渠道保费收入461.4亿元,占比68%。但随着监管政策的变化,泰康人寿在2014年左右开始收缩银行保险业务。
面对变迁,泰康人寿于2017年左右重塑个险渠道,并在销售端打造以健康财富规划师(HWP)、泰星等为核心专业化、职业化、绩优化的队伍。截至去年底,HWP队伍已完成全国网络化布局,项目人力突破1.5万人,于此同时,银保渠道的占比虽有收缩,但依旧是重要渠道。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泰康人寿的个险业务实现正增长,银保的新单规模增速140%,新单价值增速52%,凭借多元化业务渠道的发展,以及稳健的投资水平,2021年泰康人寿的净利润超越太保寿险,坐上寿险公司盈利榜的第三位。
太平人寿这边则是保持银保渠道的同时,发挥自己的人力优势,自2019年,行业在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不得不开启新一轮业务转型以来,承压前行几乎就成为了行业的常态。坚持长期主义的太平人寿于2021年启动了“卓越管理人才培养计划”(TP-EMP),探索增优育优新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全新发展理念的“卓越管理精英”队伍;2022年市场至暗时刻,太平人寿又全面启动“山海计划”助力扩团队、提技能、抓赋能。
“计划”成效可圈可点,据2023年年报显示,太平人寿代理每月人均期缴原保费14410元,太保寿险保险营销员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为12837 元。但是,太保寿险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则为43503元。使得两家险企的个险收入规模上有较大差距。2023年太平人寿个人代理人原保费收入为1253.23亿港元,太保寿险则是1954.78亿元。这也侧面说明“兵不在多,而在精”。
图:保险代理人数量
太保寿险近几年则在个险发力的同时,强调重塑银保价值。从2010年的“转型1.0”,收缩银保大力发展个险,逐步走向今天的个险银保两头并举的“长航行动”第二阶段。年报显示2023 年,银保渠道实现规模保费 380.69 亿元,同比增长 12.5%,其中期缴新保规模保费 90.24 亿元,同比增长 170.2%,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15.6%。
三家企业在经营战略上高度重合,然而决胜的底蕴或另有玄机。曾经有一位国有大行高管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家机构的经营,3-5年看高层,5-10年看公司治理,10年以上看企业文化”。
对于这场争夺战中,谁能笑到最后关键还在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积累形成的,它深深地影响着员工的行为模式和决策方式。一个积极向上、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潜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从而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
新华保险跌落“神坛”
中邮人寿“异军突起”
《险企高参》梳理“老三之争”时发现,有两家险企格外显眼——新华保险在不知不觉中跌落“神坛”;中邮人寿“异军突起”。
泰康人寿和太平人寿争夺老三,就像“饿了么和美团外卖打架,百度外卖不知不觉就消失了。”新华保险就是逐渐消失的百度外卖。
图:2024年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
新华保险最辉煌时刻也曾在长达5年的时间内把持寿险业探花之位,将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竞争对手甩在身后。在2010年,风头正劲的新华保险超越太保寿险保费规模,行业排名从老四升至老三。直到2016年,新华保险保费收入被太保寿险反超,从此失去探花之位。
近几年来,连老四的地位也不保。2023年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新华保险的保险业务收入仅能排在第六,2024年一季度则更退一步,跌落至第七。新华保险总裁张泓曾总结到,一是客户的专业化、多元化需求对产品供给带来压力,“前期调研中,我们能感受到客户对康养方面的需求,但保险供给端同质化较严重、服务仍不健全。这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管理与经营能力。“当下的利率水平较低,同时行业面临增员困难,投资端优质资产稀缺,对行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出挑战。”
与新华保险相反的是中邮人寿。2023年其保险业务收入迈入千亿时代,同时超过人保寿险成为第七。今年一季度,再度发力超过太平人寿成为第五,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达到736.58亿元,同比增加26.25%,若站在去年的业绩来看,今年一季度就已达到去年保险业务收入的7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中邮人寿增速很快,但总量较小,叠加“报行合一”的影响,后续能否和泰康人寿、太平人寿上演“三国演义”还有待观察。
前三季度巨亏7.5亿!友邦系老将加盟,华泰人寿能否重振“小而美”风采?
共揽2.55万亿!揭秘八大上市保司十月保费江湖:人身险单月7家负增长,国华人寿前十月降幅12%;平安财增速领跑老三家
平安银行原高管跳槽“失败”跨界保险!?53岁蔡新发任友邦保险集团首席创新官、创新办负责人,直接向李源祥汇报…
“天价外脑”出走?!9000万年薪李源祥宣布辞任友邦人寿董事长,陈荣声代行职责;前三季度净利增盈15%,分支机构扩张加速…
年内又双叒叕举牌!险资为何频频看好交通股?|七日谈
中融人寿“准85”后副总经理陈堃被爆失联!曾任恒大人寿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去年“老领导”朱加麟被调查…
注册资本增至73.6亿,2600亿中信保诚人寿“再出发”:增资25亿元,单季度扭亏为盈;农行系总经理常戈发声…
85家财险江湖三季度业绩风云榜:众安在线保费超太平、净利逆袭榜七;永诚财险受台风重创、亏2.4亿黯然登榜
重磅!这家险企总精算师任上被带走,与“落马”恒大人寿原董事长“颇有交集”;亏损4亿,三季度投资收益率降至1%,中英人寿怎么了?
“老七家”高调入局,百万级代理人队伍再造谁是“卷王”?!寿险转型下半场哨声吹响…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