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A智慧保
  4. 正文

从一季度银保涨跌,看“报行合一”引发的阵痛!增速下行,价值能否上行?

  • 2024年04月23日
  • 18:35
  • 来源:
  • 作者: 新时代保险研究院

曾经,车险市场因“报行合一”走过了一段不短的阵痛期,而这次轮到了一度狂飙的银保渠道。自去年8月监管在银保渠道力推“报行合一”后,该渠道受到的冲击仍在持续。

据『A智慧保』获得的行业交流数据,今年一季度“开门红”期间,行业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保费仍处在下行通道,1—3月份全行业交流汇总的银保新单期交保费收入同比降幅为22%。

考虑到上一年同期,银保渠道正是风光无两、烈火烹油的状态,高基数叠加新规实施影响,这样的下行并不令人意外。

从行业主体的银保渠道经营表现上看,一季度寿险“老七家”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保费集体负增长,平均降幅为25%;再看靠银保渠道赖以生存的银行系险企,则是恢复节奏不一,有的出现超50%甚至超70%的负增长,有的则逆势大增超160%。

这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险企之间对银保渠道的增长定位、经营策略出现分化,譬如前期银保发展稳健的公司显露出“逆周期”优势,而大部分险企仍处在转型、寻找新路径的过程中。当然,逆势正增长的险企中,也不乏路径依赖者,希望通过维持增长保证先“活下来”。


01

寿险“老七家”齐降


银行系险企恢复节奏不一


“报行合一”严格实施的背景下,2024年银保渠道“开门红”表现如何?从『A智慧保』获取的行业交流数据上看,银保渠道下行走势尚未迎来拐点。

数据显示,2024年1—3月,同业交流汇总的银保新单期交保费收入为1536亿元,较上一年同期的1964亿元,同比下降22%。


从重点经营银保渠道的30家险企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保费TOP10险企中,仅有2家站上百亿门槛,分别是中邮人寿和大家人寿,保费收入分别为232.9亿元和106.6亿元。再从增速维度看,30家险企中,有多达22家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保费同比下滑。


行业主体上,寿险“老七家”、银行系险企以及其他重点经营银保渠道的中小险企,往往对银保渠道生存冷暖的“感知度”最敏锐,亦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与风向标。


首先,从寿险“老七家”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老七家”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保费收入同比齐降,平均降幅达25%。其中,平安人寿、泰康人寿的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保费收入降幅超30%。


“老七家”银保新单期交保费增速齐降的背后,一方面与市场熟知的“报行合一”新政冲击不无关系,而作为行业第一梯队的“老七家”,往往扮演着带头执行、带头防范费差损风险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去年同期银保渠道的较高保费基数,也给今年一季度造成压力。彼时,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以增额终身寿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在银保渠道走热大卖,不少险企将银保渠道视为“稳增长”的主力渠道。


与寿险“老七家”银保渠道保费普降格局不同的是,今年一季度,银行系险企在该渠道的经营表现却呈现分化态势。十家银行系险企中,六家险企的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保费收入同比下滑,另外四家则逆势增长。


具体来看,同比下降的险企中,中银三星人寿、光大永明人寿的降幅较大,分别达到52%和73%;逆势增长的险企中,多家合资公司表现不俗,其中农银人寿、交银人寿一季度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保费同比分别增长37%和52%,中荷人寿更是同比大增165%。


银行系险企的银保渠道增速分化、企稳不一,一定程度上说明着“报行合一”后,各家险企在渠道端的恢复节奏、经营策略并不一致。


譬如,新单期交保费下降的险企中,或许既有主动的降规模策略,也有被动的监管政策影响;反观逆势增长的银行系险企,背后既与一些合资公司本身经营较为稳健,显露“逆周期”优势有关,同时也与银保渠道的战略重要性难以替代不无关系。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季度“开门红”期间,仍有不少中小险企的银保渠道保持高增长模式,如富德生命人寿、前海人寿、中融人寿,三家公司一季度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保费同比分别增长51%、65%和167%。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家险企的偿付能力报告已有较长一段时间处于“未披露”状态,银保渠道的产品形态尚不得而知,产品对资本金的影响有多大有待进一步观察。


02

从预热到执行


严监管决心不动摇


对于“报行合一”的执行力度,监管并非说说而已,为了更好地防范费差损风险,引导行业学会算账经营,自去年8月以来,监管部门已连发三道规范政策,力求让“报行合一”严格落实。

回看2023年8月份,彼时银保渠道刚刚经受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的阵痛,紧接着“报行合一”的洗礼又接踵而至。当年8月2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在银保产品备案时,应按监管规定在产品精算报告中明确说明费用假设、费用结构,并列示佣金上限。应据实列支向银行支付的佣金费用,佣金等实际费用应与备案材料保持一致,即“报行合一”。


时隔不到两月,2023年10月9日,金融监管总局又在业内发布的《关于银保产品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中指出,部分保险公司备案的银保渠道产品的预定附加费用率,与后续单独报备的银保渠道总费用不一致。监管部门将按两者孰低的原则认定银保渠道总费用。如保险公司存在“报行不一”,将受到严肃处理。


至此,银保渠道“报行合一”进入了动真格的阶段,监管已下定决心整顿银保“小账”、手续费无序竞争等行业弊病。从效果上看,2023年10月20日,监管在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数据信息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初步估算,银保渠道的佣金费率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了约30%左右。


如此严监管政策下,市场主体逐步意识到“报行合一”已是大势所趋,观望不前、心存幻想是不可能的了。不过,具体到落实层面,此前不少保险公司对“报行合一”的理解和执行仍存在一定偏差,比如落实“报行合一”是总公司还是分支机构的职责、附加费用率的内涵与外延如何理解、回溯分析怎样开展等。


为此,今年1月19日,金融监管总局向各保险公司下发《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银行代理渠道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银保渠道“报行合一”相关要求,从保险公司设计和备案产品、健全内控机制建设、强化监督管理、统筹开展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等维度,对银保业务进行全链条规范。这也是继去年8月和10月两次发文后,监管层再次发文强调银保渠道的“报行合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通知》还首度明确划分了保险总公司和分支机构的职责,提出保险总公司应建立健全银行代理渠道的业务、财务、内控及预算考核机制,确保下属分支机构有效落实“报行合一”要求。分支机构应按总公司要求严格落实“报行合一”工作。


报行合一“一键三连”的监管政策,让一度飞驰狂飙的银保渠道踩下刹车,险企不得不重新调整对银保渠道的经营策略,如何更好地把握规模与质量,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成为新课题。


03

费用降、增速降


可否找到价值路径?


除了费用外,业务价值也是市场关于银保渠道探讨最多的问题。“有规模无价值”“特别消耗偿付能力”是银保渠道发展的老大难。

要知道,银保产品的预定利率和结算利率普遍较高,险企投资端的成本叠加过去长期以来费用端的高成本,使得银保渠道整体的承保利润也较薄,甚至很多中小险企的银保渠道是“赔本赚吆喝”。


那么,新的问题也随之引起议论,“报行合一”后银保渠道的价值贡献能否改善?手续费对银行渠道吸引力降低后,对于险企来说,又该如何探寻新的发展模式?


『A智慧保』注意到,就当前来看,市场主体普遍看好“报行合一”后银保渠道释放的长期价值贡献。以头部险企为例,在前不久的上市险企业绩会上,太平人寿总经理程永红就指出,“报行合一”政策实施后,银保渠道为公司带来了更多贡献。“目前,银保新业务价值率已接近30%。而银保跟个险‘比翼双飞’的新业务价值率在过去是难以做到的。”


中国人寿副总裁白凯也认为,随着银保渠道“报行合一”的推行,使得银行代理手续费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产品的新业务价值率有一定的提升。


“预计在‘报行合一’的持续引导和规范下,银保渠道的手续费率水平有望显著降低,进而推动渠道新业务价值率提升。”对此,国联证券相关研报也给出如是分析。


事实上,对于银保渠道的深度调整,很多险企也在基于过去的发展缺陷进行针对性的转型,譬如在产品端,压缩趸交提升期交业务占比;主推储蓄型保险的同时,加大对高价值健康险的补充;理财型产品中,为减轻利差损风险,增强对分红险、万能险等销售力度,降低对利率的敏感性,而且不少公司在销售规模上也设置了上限。


而在营销端,近两年不少险企也开始探索与银行的深度合作模式,譬如平安的新银保模式,大家人寿探索“千网千面”策略。以大家人寿为例,该公司通过对各家合作银行在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管理模式、考核体系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发现不同银行的经营特点并针对性地设计经营策略,制定差异化的经营方案。


或许,在银保渠道率先作出精细化、数字化转型的险企,面对此波“报行合一”政策的调整会更加从容一些。


综上来看,对于银保渠道阵痛期的下行走势,也许无需太悲观,一方面,从市场需求来看,低利率的环境叠加银行中介收入压力,保险产品依然有较强的资产配置优势;另一方面,长期来看,执行“报行合一”有助于行业主体更好地管控费用成本,并以此为契机倒逼其探索出更具价值、更有质量的经营模式。


毕竟,银保带来的规模效应,给投资端带来一定的考验,如何掌握好平衡术是险企目前必须要思考的两难选择。


阅读排行榜

  1. 1

    四次更名!富通保险变身“周大福人寿”,誓言创造超越保险的价值

  2. 2

    险企“换帅”风潮:因应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的变化

  3. 3

    安心财险拟入“豪门”?国发集团“相助”,国资转化进行时!

  4. 4

    永诚财险股东接连求转让,“电力系”二次挂牌!新20年何以求稳?

  5. 5

    中信保诚变局:总裁轮换,董事更替!折射哪些转型趋势?

  6. 6

    海保人寿“新五年”:总裁请辞,留任专抓“合规与风控”为哪般?

  7. 7

    上市险企首季保费“放榜”:跳出“规模论”,更应看什么?

  8. 8

    监管投石引路!让市场发现新能源车险的进击之道!

  9. 9

    从年报看上市险企投资“路线图”!利率在走低,险资如何布阵?

  10. 10

    从一季度银保涨跌,看“报行合一”引发的阵痛!增速下行,价值能否上行?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仅一家净利润增1%,A股上市险企的一季度有多难?

  10. 10

    7%老年人在社区养老?险企扎堆布局,有高端社区入住门槛达1888万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