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莹
编辑:李亚
来源:险企高参
不知从何时起,中小险企的生存空间愈发狭小。
从2023下半年开始,保险行业大事记可以说一个接着一个,“预定利率下调”、“报行合一”、再到刚刚发生的“万能险结算利率调降”……没有一个词不挑动着每一位从业者的神经。
行业发展逐渐走向良性正轨,企业也从粗放式扩张转而向精细化发展转型。对于大型险企和“银行系”险企来说,由于自身的资源背景优势,预计给其造成的冲击相对较小。然而,对于那些“没资源、没背景”的中小险企来说,这将是一场硬战,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举步维艰的中小险企
时代的浪潮下,每个人都是一颗沙砾,以往靠追加费用来拿下规模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对于大型险企来说,其具有资金、资源、品牌等综合优势,且对成本管控、合规风控等要求较为严格,预计给其造成的冲击相对较小。对于“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银行系”险企来说,其具备一定的股东背景优势,长期影响或也不大。
然而,对于那些业务规模有限,与银行的合作方式相对单一、合作深度相对有限的“没资源、没背景”的中小险企来说,毋庸置疑将会受到“报行合一”的波及。
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保费正增长的公司为61家,占比84%,明显增多。其中,有47家公司的增速跑赢市场,占比约为64%,大多数高速增长的公司都集中在中小险企中。这也意味着,规模越小的公司,整体保费增速越快。
然而,中小险企保费增长越多,也意味着其承担的压力越大。一方面,目前投资市场收益并不乐观,2023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收益率只有2.92%,这与中小险企前期投入成本并不匹配。虽然短期现金流能够得到保障,但长远来看,或许会造成利差损风险。
另一方面,“偿二代二期”实施以来,险企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出现普遍下降,中小险企都在力求“补血增资”。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2023年第三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6%,其中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较去年年末下降了2个百分点。面对偿付能力下滑,不少险企先后通过增资、发债等方式“补血”。据《险企高参》不完全统计, 去年一年来险企发债、增资总金额已超2000亿元。
种种迹象表明,中小险企的处境只会愈发艰难。如何渡过当前难关、解决生存问题成为中小险企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银保渠道“大降温”
诚然,中小险企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与银保渠道“报行合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去年在3.5%产品炒停售下,上半年是保费节节高、大家赚得鼓鼓的佣金的“狂欢”,然而下半年后,监管部门先声夺人打了一套组合拳给保险行业降降温。去年8月底,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一个月后分窗口指导银保渠道落实“报行合一”。在此背景下,中小险企难以再打价格战扩张规模,短期收益也下降了不少。据悉,不少中小险企10月份银保渠道的新单期交保费挂零。
再加之受LPR多次下调以及金融合理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银行息差收窄已成为趋势。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3%,环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从六家国有大行2023年三季报披露的数据来看,前三季度银行手续费及中间业务收入整体回落。其中,仅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去年同期微增;工商银行前三季度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992.31亿元,同比下降6.07%;农业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67.57亿元,同比下滑0.89%;交通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45.8亿元,同比微降0.78%。
由于此前保险公司给银行的手续费在30%左右,银行的中收较高;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后,银行要想维持此前的中收水平,就需要再多卖一倍甚至两倍保单来“以量补价”。然而之前在3.5%产品炒停售下客户的投保意愿已被透支,银行客户经理的销售难度只增不减。
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险企需要与合作银行重签协议,同时自身也存在“产品荒”问题。与此同时,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后,随着银行中收下滑,银行一线营销人员的绩效大打折扣,一线营销人员的代销热情骤减,部分人员持观望态度。
国联证券在研报中分析指出,银保渠道的佣金费用设定上限及递延支付等要求,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银行代销保险产品的利润空间,可能会对银行销售保险产品的积极性有所影响;同时随着产品的重新报备和切换,预计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短期的产品供给,从而对银保渠道的保费销售造成一定影响。
个险渠道“冬去春来”
不过,目前正值险企迎战“开门红”的重要时期,与银保渠道的冷清相比,个险渠道相对回暖。
《险企高参》发现,增额终身寿险、分红险、万能险等储蓄型保险产品成为低风险投资者的新宠,交费期基本都在10年以内,3年交、5年交的相对更受欢迎。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9月起,中国人寿推出鑫耀龙腾两全保险、鑫禧龙腾年金保险、鑫耀年年养老年金保险、鑫耀鸿图年金保险。其中,鑫耀龙腾两全保险、鑫禧龙腾年金保险均为3年交费、8年期满,且以上这些产品均为3%预定利率的传统险,同时匹配2.5%保底利率的万能账户。
平安人寿方面则推出了御享财富3.0年金保险,主打3年或5年交费,8年满期。
利率下行趋势的大背景下,寿险产品普遍的3.0%比银行存款普遍的2.0%更有吸引力,随之而来的是个险渠道逐渐回暖。
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分别实现原保费收入6146亿元、4339.49亿元、2239.77亿元、1597.38亿元、972.6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9%、6.8%、4.4%、1.9%、9.7%。
从单月表现来看,与10月保费清一色下滑不同,5家公司11月保费收入呈现“两升三降”的分化格局。
浙商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当前居民对于防御性的金融需求相当旺盛,险企开门红主打的增额终身寿险、年金等储蓄类产品契合当下客户需求,且险企内部积极筹备,投入较多资源,以及采用线上化的展业方式,将驱动开门红业绩超预期,尤其是更早启动开门红的险企,业绩边际改善将更受益。
不同于大型险企,对于中小险企来说,如何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提升产品竞争力、适度减少对渠道资源的依赖尤为重要。原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陈文辉近期演讲表示,保险企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特征,中小险企与大型险企在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是很难有出路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保险公司只有在服务区域和服务特色上下工夫,形成差异化经营,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
建行出身万科高管被传“失联48小时”,七家保司的“惊魂48小时”…
保险公司“站”在短剧风口?!
又见险企“双牌照”整合!安达中国清算退场,“小而美”华泰保险或成最后“寄托”?…
“老国寿”刘东履新总经理,“电力系”鼎和财险高层密集变动:副总“两出一进”,单季亏1.73亿;百亿保费目标何时圆?!
牛增亮获批副总经理、总精算师,继集团外引平安系总经理之后;华泰人寿9年亏4亿,净资产缩水超24%、退保金近6亿;新班子压力不小
万亿新华保险人事布局还在持续:养老子公司新晋一名总助,曾供职财政部14年;总精算师已跃升至总公司…
超重榜!二季度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或下调至2%;金监总局发文,动态调整预定利率来袭…
最高增资45亿,犹如再造一个华贵人寿!?“富二代”险企实力补血背后:三年亏超7亿,去年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34.5亿元
独家!1.8万亿人保资产高管再添新职,纪委书记严巍兼任审计负责人;70后总裁跨司晋升国寿集团副总裁,管理层变动还在持续…
继49岁中再系董事长秦泓波落定之后,万亿新华保险资管高级管理层又生变局…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首次突破千亿元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