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台风“杜苏芮”、“海葵”等影响,我国多地遭受暴雨侵袭,并引发洪水、内涝灾害,严重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并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一次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会给民众带来生命财产的威胁和损失。因此,相较被动的灾后救助、灾后补偿,提升灾害预警、防灾减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指出,要坚持主动预防为主,统筹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增强全社会抵御和应对灾害能力。事实上,经营风险管理的保险业,天然具有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近年来,保险业正积极利用风险减量服务,助力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风险成本。
面对重大灾害的新变化、新特点,我国究竟该如何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保险业又该如何提升风险减量服务水平?9月6日至7日,在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国家灾害治理与风险保障论坛上,众多业界人士头脑风暴“支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速,提高防灾减灾救助能力,健全我国灾害风险保障机制已成为重要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
从灾害救助到防灾减损,显然,我国愈加强化在灾害治理上的主动权、预见性。而作为风险管理的“专家”,保险业逐渐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中以风险评估、风险勘查、风险预警等为代表的风险减量服务,就成为关键抓手。
2023年1月,原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简称“意见”)就指出,要加快发展财险业风险减量服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在第三届国家灾害治理与风险保障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也阐述了保险业在服务国家灾害治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马培华在论坛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与社会各界的指导支持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进一步明确搭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枢纽平台的核心定位,重视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防灾减灾、灾害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保险在风险识别、风险减量、风险补偿、风险分散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有力推动了灾害预防,降低了灾害损失,并通过损失补偿,支持更好更快的灾后恢复重建,成为金融保险业助力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支撑。
国家减灾委秘书长、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郑国光表示,推动应急管理和保险两个行业进一步密切合作,共同推进国家灾害治理和风险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具有更加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希望能够广泛应用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加快形成减灾实效的成果转化,特别是在灾害风险大数据应用、促进保险行业风险减量方面大胆尝试、大胆作为。
原银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副主任陆玉华也指出,从近年国内外的保险公司经营情况来看,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正不断抬升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并挤压盈利空间,面对日渐频繁的自然灾害,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保险业对于保险的观念发生了从“事后理赔”到“事前预防”的根本性转变,保险风险减量的服务意识不断在提升。
陆玉华还建议,希望政府部门将保险纳入国家灾害与应急管理体系,在统筹灾害治理工作中,改变传统的政府包揽灾害管理与救助模式,推动保险业深入参与灾前预防、资金筹集、灾后补偿、恢复重建的各个链条,并给予保险公司在灾害治理中的工作支持。
谈及多层次灾害治理与风险保障体系下,商业保险对社会资源的适度动员与风险减量服务,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原院长、中国精算研究院创始院长李晓林看来,由于风险分层保障需求差异的原因,单一措施难以实现适度的精准保障, 针对这种差异的需求,我们需要多层次的保障。而多层次的保障,主要是由政府机制、市场机制、混合机制来提供。
“传统保险产品被普遍认为是风险等量管理,客户通过投入保费购买保险产品,实现风险转移。但从国家和社会的宏观角度而言,实际上风险总量并未减少,而风险减量则进一步完善了保险的风险管理特征,体现了保险机构在风险管理职能显著性、主动性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谈及风险减量的理念与意义,在论坛主题演讲环节,阳光财险总裁助理刘志国如是指出。
由此,不难看出,在完善社会治理,落实防灾减灾救灾等方面,保险业强化风险减量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在风险减量成为行业“热词”的当下,风险究竟应该怎么“减”?对于险企而言,哪些核心能力是关键?这无疑是做好风险减量服务的前提。
不容忽视的是,科技正在风险减量管理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论坛上,陆玉华就指出,财险业的风险减量离不开科技赋能。当前,科技应用与风险减量服务融合正在加速,保险公司积极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产品设计、精算定价、核保理赔等业务领域,不断增强风险减量的功能,呈现出前端产品在线化个性化、后端管理数字化自动化、全流程服务智能化弹性化等特征。
监管下发的《意见》也提及,鼓励保险公司建立完善与风险减量服务相适应的信息技术设施,着力构建风险减量服务的长效机制;加快科技创新与风险减量服务融合,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手段,提升财险业风险减量服务整体效能。
此次论坛上,围绕“风险减量,科技赋能,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不少业内人士还对科技赋能风险减量的探索经验作出深入分享。
其中,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黄胜英分享了广东农险科技赋能风险减量的主要做法,如构建数字化平台,推动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体系;强化大数据应用,编制农险风险地图,对各地市历年自然灾害的发生频次及强度进行风险评级;运用物联网遥感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全流程风险减量管理;加强AI技术应用,提升现代农业风险减量管理水平等。
太保产险总经理曾义也在论坛上分享了该公司探索的防解救赔一体化的模式,其中,在灾前防范方面,太保产险打造的大数据智能化管理平台,是预警预防一整套风险减量动作的技术基础与工具支撑。此外,在科技创新应用方面,刘志国分享了阳光财险研发的天眼风险地图平台,以及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帮助企业客户识别隐患、降低风险等案例。
在服务国家相关部门的风险减量工作方面,安诚财险董事长周平介绍称,目前安诚保险正与重庆等地的应急管理部门紧密对接,着力搭建安全生产责任的风险减量服务科技平台。同时,该公司还着力拓展保险加产业生态圈,继续深化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的战略合作,筹备联合成立数据科技助力风险减量研究中心。
可见,当前,大数据、物联网、AI等前沿科技,已深度应用到灾害预警、风险监控、风险分析测算等多个业务环节,全方位赋能险企提升风险减量服务能力。
在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风险事件中,地震等巨灾风险给民众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往往是难以估量、难以承受的,由此加速建设巨灾保险制度、推动巨灾保险发展备受社会关注。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保险机构就积极开展巨灾保险研究和实践,在制度建设、产品服务和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此次论坛上,巨灾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再被提及。陆玉华就呼吁,行业要加强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做好保险在灾害治理中功能作用的宣传,如与相关部门合力推动加快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发布多灾因文件,逐步建立包含洪水、台风、泥石流等灾害在内的多灾因巨灾保险体系。
事实上,从保险业的探索实践上看,不少险企正在积极推进建立细分领域的巨灾模型,并为行业风险减量服务提供助益。如论坛上,人保财险风险研发中心部门总经理李晓翾就介绍道,目前农险里面赔付率最高的是养殖险,传染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灾害原因。基于此,为了进一步保障我国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人保财险自主研发了中国养殖业传染病巨灾模型,是在农险方面第一个自主研发的养殖险巨灾模型的中国保险公司。
从风险减量的角度看,李晓翾分析称,风险减量需要从定量的角度来看,而巨灾模型就有强量化的特征。此外,风险减量成本和收益怎么去度量,需要行业进一步的思考。
中再巨灾风险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卢大伟也指出,如何评价和量化巨灾可能造成的损失,是我们巨灾保险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做巨灾风险减量管理非常关键的一步。在此方面,通常有两个方法,第一就是通过研究历史的损失,第二就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也就是通过巨灾模型工具来算。
“然而,拿历史数据来统计,在面临同样的灾害强度情况下的损失,参考意义不是非常大,所以说它需要一个合适的量化工具来量化巨灾,就是通过模拟的手段来弥补历史资料的不足,用模型结果统一特征。”卢大伟进一步分析称。据其介绍,中再成立的中再巨灾风险管理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研发符合中国实际的巨灾模型,目前已在地震巨灾、台风洪涝等模型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创新探索。
通过上述论坛分享不难体会到,随着保险在灾害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巨灾风险治理与防范方面,保险业有责任助力加快推动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并通过探索研发巨灾模型、开发创新产品等,推动我国巨灾保险高质量发展。
结 语
在防灾减灾工作愈加重要的当下,保险业提高风险减量服务水平已不是一句口号。从行业主体实践上看,风险减量已加速渗透至经济生产、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生态共建上看,以上述论坛为代表的行业平台,充分发挥保险风险减量功能,积极助力防灾减灾成果转化;从政策推进上看,继《意见》落地后,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相关实施方案,研究建立风险减量评价体系、制定大灾巨灾保险风险减量服务标准等。这足见行业提升风险减量服务的速度与决心。
分红险的“回归”与“新考”
监管“清简报送”!保险机构哪些板块得以“解绑释压”?
新能源出租车被拒保上热搜!如何破解高出险率、高赔付率难题?
周评|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5,大力提振消费和更加积极有为宏观政策
盘点2024②“偿二代”二期大限将至,险企年内发债补血超千亿
个人养老金15日全面开闸!银行专项账户买商业养老险免“双录”!
张宗韬如何重塑现代财险?聚焦网约车,成破局新思路!
严监管持续,紧盯银保专管员佣金!单月薪酬超5万需延期支付?
盘点2024①“国十条3.0”:未来十年,保险业要做哪些事?
财险五年“行动指南”出台!如何严监管、防风险?(附全文)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