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险企高参
  4. 正文

4亿车主请注意!车险“二次综改”6月1日起全面实施,自主定价系数最高1.5;财险市场强者恒强格局加剧,中小机构赶赴新能源蓝海…

  • 2023年06月05日
  • 14:28
  • 来源:
  • 作者:高明

作者:高明

编辑:邢莉

来源: 险企高参

事关4亿多车主的“车险二次综改”6月1日已全面落地。

近日,各地陆续发布通告,其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由0.65-1.35全面扩大为0.5-1.5。

据了解,监管此前已发文明确,新的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实施截止时间为6月1日,这意味着财险公司的定价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

自2015年以来,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已前后调整过五次。本次定价系数调整后,在对5亿多车主的车险保费价格带来影响的同时,车险市场又将迎来哪些大的变化?

车险二次综改全面铺开

新自主定价系数切换

被业内称为“车险二次综改”的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调整已于近日在全国各地全面落地。

今年年初,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由0.65-1.35扩大到0.5-1.5,各银保监局执行时间原则上不得晚于2023年6月1日。

from clipboard

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再度扩大,将会对保险机构产生怎样的影响?

首先来看商业车险保费定价公式:商业车险保费=基准保费×无赔款优待系数NCD系数×交通违法系数×自主定价系数。

前三项属基本固定项,只有最后一项自主定价系数由保险公司自己设定。一般而言,作为计算车险保费的重要参数之一,自主定价系数越高,车险保费越高。而此次自主定价系数区间范围的扩大,意味着保险公司的报价浮动范围可以更大。

但是,保险公司在一定范围内自主设置的商业险折扣系数,与车型价值、年限、零整比、出险率、折旧率、车型类别、车型安全风险系数、车主年龄等多个因素有关系。以出险率为例,出险率越高,一辆车的自主定价系数就可以定得越高。

市场竞争或将进一步加剧

据了解,北京、天津、陕西在内的16省和自治区已在4月28日24时率先试点采用最新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上海、广东、云南、浙江、重庆、青岛等第二批地区则在5月27日零时完成了切换。

以北京为例,今年4月,北京银保监局下发《关于北京地区扩大非新能源汽车示范条款自主系数浮动范围有关工作要求的通知》,确定北京地区非新能源汽车新版费率标准于2023年4月28日24时切换上线,调整后非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由0.65-1.35扩大为0.5-1.5,新能源汽车自主系数浮动范围暂不调整。

据澎湃新闻报道,为高效迎接此次调整,上海有大型财险公司此前已进行了系统完善、内部宣导和岗位培训,尤其针对客户咨询岗,要求熟悉切换情况以及给客户带来的影响,做好客户的解释工作。

此前由于自主定价系数区间窄,各家保险公司在“自定义报价”方面差别会较小,但是随着此次自主定价系数区间的拉宽,“自定义报价”差距也会随之拉大。根据公式计算,调整后车险保费最高可降价23%,最高可涨价11%。因此对于险企来说,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调整,无疑会进一步刺激车险市场竞争的加剧。

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之下,以平安产险、人保财险、太保产险为代表的大险企将会拥有更大的降价空间,因为无论是公司规模还是数据支持,大保险公司都占据着优势,但是对于中小险企而言则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它们无疑需要另辟蹊径。

中小险企赶赴新能源“蓝海”

据了解,目前不少中小险企已开始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

一来新能源车险目前还未明确会否参与本次政策调整,即使调整大概率也会有新的政策支持;二来,新能源车险作为车险综改的产物,赔付率长期居高不下,其产品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三,新能源车险近年来发展尤其迅速,年增长率已达50%以上。数据显示,在8000亿市场规模中,存量的新能源车险业务已占比近1/10,未来有望快速占据2000亿甚至超过1/3的市场规模。

在市场“蓝海”之下,中小险企或可以此为突破口来优化自身产品,在这条全新赛道上与大险企进行一番“博弈”。但随着比亚迪、特斯拉、理想、小鹏、零跑等新能源车企相继入局保险赛道,其竞争同样不容小觑。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次车险综合改革对险企来说影响不会太大,因为保险公司既要避免定价过高流失客户,更要避免定价过低导致未来的经营亏损。因此这次自主定价范围的扩大会更加考验保险公司的风险定价能力,也就是要对一辆车的保险定价更加精准。

实际上,此次扩大自主定价系数范围依然是此前车险综合改革的延续性政策,其根本目的在于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风险为基础的车险条款费率形成机制。

回眸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五次大调整

在此前,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已前后调整过五次。

from clipboard

(险企高参根据公开数据制作)

我们看到,在此次调整前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为0.65-1.35,该系数自2020年9月起实施,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彼时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车险业开始迎来新一轮改革,保险公司原有的“车险独大”经营模式开始发生转变。

再往前看,2015年至2020年,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还有过三次大的分地区调整,从调整后的系数来看,可调整区间范围在一步步扩大。2015年全国自主定价系数的最低可调整系数为0.85,最高可调整系数为1.25;2017年深圳地区最低可调整系数降低至0.7,2018年四川省最低可调整系数降至0.65;2020年9月起,全国各地区自主定价系数进一步统一调整至0.65-1.35。

阅读排行榜

  1. 1

    震惊!又有保险高管“失联”:59岁中融人寿副董事长朱加麟被带走调查,曾任恒大人寿董事长…

  2. 2

    准“70后”龚德雄拟任董事长!又一险企获批筹建:8大股东共同发起,注册资金100亿元;天安财风险处置进程加速…

  3. 3

    银保乱象面临“大整顿”!监管要求报行合一、列示上限,上海广东两地下发自律公约;利益输送加剧行业竞争,粗放式经营理念待改善…

  4. 4

    又一家财险将帅齐换!陈加明升任“一把手”,“75后”副市长桓恒任党委副书记;去年保险业务收入突破百亿…

  5. 5

    重大突破!金融监管总局优化偿付能力监管标准:降低权益风险因子,释放入市空间;实施差异化资本监管,年内30家险企花式补血

  6. 6

    又一命途多舛民营险企年内将帅齐换!“75后”李鹏任君康人寿临时负责人,新华“空降兵”黎宗剑任董事长;年报爽约三年,开新局有望?

  7. 7

    这家成立17年财险公司股权缘何又生变局!?

  8. 8

    净利“三升两降”!后3.5%时代,头部寿险公司如何应对:产品切换逐步完成,平安太平发力分红险;新业务价值回暖,代理人持续清虚…

  9. 9

    万亿中国人保“王赵配”开新局!上半年净赚近200亿,​财、寿险保费净利双增;高管层回应预定利率下调、大灾是否影响全年盈利…

  10. 10

    被控受贿超1209万,其中1000万系未遂!保险大佬万峰受贿案一审公开开庭: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认罪认罚…

推荐阅读

  1. 1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2. 2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3. 3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4. 4

    这家保险代理公司涉嫌集资诈骗,真的是“上市公司,央企直属”?最新调查→

  5. 5

    1.8亿股二度遭流拍,这家寿险公司的股份如此没有吸引力吗?

  6. 6

    前8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3.3万亿元

  7. 7

    欧洲Top15保险集团:安盛蝉联榜首,忠利、安联领跑寿险与财险

  8. 8

    人身险转型看点:产品、渠道均面临深度调整入局养老赛道已成大势所趋

  9. 9

    渠道个险黑幕:这是一则悲伤的被坑3000万的故事

  10. 10

    信泰人寿引来“金主”施援物产中大拟增资不超过60.65亿元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