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A智慧保
  4. 正文

从“董监高”天价赔偿,看董责险:民企推崇,费率水涨船高!

  • 2023年02月23日
  • 18:27
  • 来源:
  • 作者:智慧君

从瑞幸咖啡到康美药业,再到上海大智慧,在资本市场上,因财务造假所产生的利益受损案件,成为当下企业的一大痛处,而这些事件的核心,多因公司“董监高”而起。

近年来,随着监管力度加大、投资者诉讼意识增强,公司“董监高”被诉的风险不断上升。2月20日,上海金融法院就披露了一则向公司董监高追偿的案件。

公开信息显示,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投服中心”)代表上市公司向董监高追偿的案件得到顺利调解,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大智慧”)将获控股股东3.35亿元全额赔偿。

3.35亿元的赔款,并非小数。这一案件的成功获赔,也对董监高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不过,面对复杂的发展环境与更多不确定的因素,企业又该如何更好地预防此类风险的发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向保险“求助”。

董责险,一个小众的保险产品,曾名不见经传。但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因董监高陷入财务造假、丑闻缠身、操作失误等处境,董责险也时不时成为热议的对象。如今,这一案件的成功,或许将进一步催热董责险,从“小众”走向“大众”。

回顾该事件的原委,主要还是因董监高等相关方因素,造成公司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增利润等违法行为,被监管处罚而使得一些投资者投资受损。

具体来看,A股上市公司上海大智慧因201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增利润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于2016年7月被证监会行政处罚,一并被处罚的还包括张某虹、王某等时任董监高共14人以及承担年报审计工作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等。

这一事件后,上海大智慧的数千名投资者陆续以上述行为造成其投资损失为由,对上海大智慧及相关责任人提起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诉讼。据悉,截至2023年2月16日,上海大智慧已根据生效民事判决向投资者支付赔偿款共计3.35亿元。

但在上海大智慧赔偿后,持有其100股股票的投服中心在2021年4月3日向上海大智慧发送《股东质询建议函》,建议其向相关责任人追偿,但上海大智慧未采取相应措施。于是,投服中心便依据相关法律于2021年9月8日以股东身份代表上海大智慧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股东派生诉讼。

2021年11月18日,上海大智慧作为原告,以张某虹、王某、王某红、洪某、郭某莉为被告提起另案诉讼,请求五被告支付其在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系列案件中向投资者支付的民事赔偿款约3.25亿元,后变更为3.35亿元。此后,经过相关方协商后同意赔偿相关损失,于是投服中心以全部诉讼请求均已实现为由,申请撤回起诉。

据上海金融法院副院长林晓镍表示,这是全国首例由投资者保护机构代位提起的向公司董监高追偿的案件,这一案件对于压实相关主体责任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不仅如此,近年来,上市公司因证券欺诈被诉向投资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案件大幅增多,但上市公司在履行赔偿责任后向董监高追偿的案件尚不多见。但这一案例的成功不仅对董监高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企业对董责险这一险种的关注。

董责险,即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保障的是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董事会秘书等在履行其职务行为过程中,因不当行为(包括疏忽、错误、误导性陈述及违反职责等)而遭受赔偿请求,导致的个人经济损失。

近年来,随着各种财务造假事件的频繁发生,这款小众的保险产品逐渐被市场熟知。尤其是自瑞幸咖啡事件与康美药业案件后,作为一款为规避因董监高的不当行为而造成相关财物损失的险种,董责险备受一些上市公司的重视。

据《中国上市公司董责险市场报告(2023)》(简称《报告》)显示,近3年来,董责险的投保率正在快速增长。2020-2022年期间,在上交所、深交所等公开平台披露购买董责险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119家、248家、337家,同比增幅分别为205%、108%、36%,尤其是科创板上市公司和民企购买董责险的意愿更强。

以2022年为例,2022年购买董责险的上市公司中,民企占比高达78%,中外合资(含港澳台与境内合资)占比10%,国企占比5%,外商投资(包括港澳台投资)占比7%。分析背后的原因,与民企中董监高的职业背景有很大关系。

众所周知,相对于国企而言,民企的市场化更明显,而民企中的董监高大部分为职业经理人,为此,民企中董监高个人面临的法律责任风险会显著上升,对于董责险的需求也更强。从这方面看,董责险的需求与诉讼风险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当然,除投保董责险的意愿在增强外,企业对于董责险的保单金额也在逐渐提升。据悉,目前A股上市公司董责险保单限额最常选择的是5000万元,其次是1亿元,而且相较于2021年,2022年选择1亿元保单限额的公司数量明显增多。

虽然是一款小众保险产品,但董责险发挥的作用却很大,尤其是面临巨额赔款时。

例如,2021年11月,康美药业案一审判决出炉,52037名康美药业投资者将以现金、债转股、信托收益权等方式获偿约24.59亿元,而作为受案主体,康美药业也走到了破产重整的道路上。但如果有了董责险的参与,康美药业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在瑞幸咖啡事件中,瑞幸在赴美上市前投保了董责险,国内约有十多家保险公司以共保体的形式参与了此次承保。事情发生后,中国平安曾收到理赔申请,虽然具体理赔数额没有公布,但从后续的报道看,根据美国法律对类似案件的索赔额计算可知,瑞幸咖啡或面临最高大约700多亿元的索赔,可知这一事件的影响。

而经历上海大智慧案件后,董责险的投保风潮势必再起。据光大证券非银团队此前的测算,我国董责险若能在2030年达到85%的覆盖率水平,则2021年至2030年董责险保费共计可收入76.2亿元。

当然,面对董监高暴露的风险越来越大,董责险在费率方面也会随之上升。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董责险的费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从2017年三季度的千分之二上升到2022年的近千分之八,而这与A股上市公司面临的诉讼风险敞口不断上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需要提醒的是,投保了董责险也不一定意味着就能获得理赔,因为董责险保障的是工作疏忽或行为不当,而不是故意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正是这样的性质,使得一些内幕交易与操纵市场情况很难索赔成功,就比如康美药业原董事长买了董责险也没用,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一些董监高心存侥幸的心理。

此外,就我国目前的董责险市场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专业人士的缺乏、承保能力的不足、市场费率水平缺乏大量数据的支撑等,这些也会导致我国董责险发展受到局限。为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除了保险公司自身外,监管政策的支持、与上市企业的沟通等都成为必要的因素。

阅读排行榜

  1. 1

    周评|从“双11”到保险“开门红”,正在告别“大进大出”式消费

  2. 2

    保险业多位高管失联,找寻背后的那些蛛丝马迹!

  3. 3

    玖亓周评|10万亿化债!财政刺激救短期,最终化债靠发展

  4. 4

    时隔三年半,水滴拟赴港再上市!内情主导,还是外因倒逼?

  5. 5

    探求专业养老险公司致力成为经营第三支柱“头部”的方法论

  6. 6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险资,最近盯上哪些新“标的”?

  7. 7

    玖亓周评|险企三季报的“高光”和波动

  8. 8

    五大上市险企盈利暴增!“规模+盈利”能否可持续,半喜半忧!

  9. 9

    玖亓周评|从比亚迪到小米,新能源车险会“变天”吗?

  10. 10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财险:折射国家态度、外资雄心、中资战略!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10. 10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