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除了政策层面给予保险业的改变外,身为中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件”,险企才是活跃在保险市场最灵动的存在。
而这一年,从微观层面出发,中国保险市场的“零部件”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A智慧保』将视角落在保险市场的微观层面,以12件记忆犹新的热点告别2021,迎接2022。
热点一
平安重整“方正”
1月29日,由中国平安、华发集团、特发集团组成的联合体从29家意向投资者中胜出,确定成为方正集团的重整投资者。
4月30日,中国平安发布《关于参与方正集团重整进展的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平安人寿签署关于方正系重整的投资协议。当时,平安人寿拟以370.5亿-507.5亿元对价受让新方正集团51.1%-70%的股权。
7月5日,方正集团发布公告称,重整计划草案已经通过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裁定书依法批准并生效。按照重整方案,中国平安获得整合后的“新方正集团”51%的股权,坐稳大股东位置。
平安与方正的故事,正式开始。而这也在2021年的保险市场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就参与重整方正背后的原因,平安其实早已透露。一是方正背后的信息科技,二是方正集团所拥有的雄厚医疗资源。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曾说过,金融是平安的现在式,医疗是平安的未来式。
所以,从未来发展的需求看,大医疗的补充必不可少,而方正的到来,正好填补了这一点。
热点二
“国民”养老险公司来了
养老,国之大事,民之安定。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紧迫。作为养老第三支柱中重要组成的商业养老保险,也随之承担起重要职责。为了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建设,国民养老保险公司应运而生。
2021年9月,银保监会正式批复同意筹建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由11家银行、2家券商、1家险企和3家国资背景的理财公司构成,注册资本为111.5亿元。除筹建资格获批外,国民养老险的主要领导者也浮出水面,拟任董事长叶海生,拟任总经理黄涛。
从业务范围看,国民养老险公司与普通的养老险公司并无两样,主要包括商业养老计划管理业务、受托管理委托人委托的以养老保障为目的的人民币、外币资金、团体养老保险及年金业务、个人养老保险及年金业务、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团体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个人长期健康保险业务等。
但从股东背景看,却有着不一样的含义。因为股东的性质将决定其未来开展业务的模式,一旦成立,很可能通过银行理财相关业务、资本市场业务来推动资金向养老产业的转化,以此来助力国家养老事业的发展。而这样的形式,也将会搅动养老险市场的发展格局。
热点三
大家保险“独代”
在寿险渠道改革渐入深水区的当口,2021年,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模式被推上“C位”。这个具有突破性的营销制度,在多家险企的试水、支持下,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
大家人寿,作为全国“独立代理人”模式探索的先行者之一,备受行业关注。从4月份,大家人寿启动“星链计划”面向全国招募事务所合伙人,到10月份,大家人寿在北京举办首批保险事务所挂牌仪式,“独代”在大家人寿等险企的推动下,快速发展起来。
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独代”总人数已增至5248 人。其中,大家人寿打造的独代事务所已达342 个,2021年以来新增代理人4084人。
当然,成绩才是最直接的体现。在试行一段时间后,大家人寿也披露了“独代”的首份成绩单。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大家个险新单保费破2亿元;从人均产能来看,月人均产能达到2.74万元。
大家人寿曾表示,公司将消除传统代理人组织层级作为突破口和立足点,打造扁平化分账模式、专业化服务支持体系,并设计事务所和合伙人的管理形态。保险事务所是大家人寿推动独立代理人模式落地的重要组织形态,也是公司个险渠道最小经营单位。
未来,根据设计的商业模型,大家人寿还将利用5- 6 年时间,向国内输出 1000 名高质量的中国第一代保险事务所合伙人,为行业改革提供强大的理论及数据模型,为我国寿险行业传统代理人转型提供经验。
热点四
中法人寿奔“小康”
自宣布替换外资股东,引进新生力量后,中法人寿一直在做着“重生”的准备。而在2021年,中法人寿终于奔“小康”了。7月底,中法人寿发布公告称,经监管批准,原中法人寿发生股东变更,同时公司正式更名为小康人寿,公司于2021年7月21日起正式启用新名称。
这对于一家沉寂将近16年的合资寿险公司,无疑是一次重生。
资料显示,小康人寿当下的股东为鸿商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及贵州贵星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也由2亿元增至30亿元。一个新的开始,正在等待着小康人寿。
据悉,恢复生机后的小康人寿,第一步就是补充管理团队。目前来看,小康人寿的管理班子成员已有6位,且组成了新的董事会。随着小康人寿不断步入正轨,还会有更多的人才加入其中。
除此之外,小康人寿定位于新一代精品人寿保险公司,将面向中国中产人群及家庭推出具有较高性价比的寿险产品,为其优质生活的可持续性提供保障。小康人寿也将搭建轻快灵活的组织架构,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一家受人尊重、值得信赖的百年老店。
热点五
友邦入股中邮保险
一家外资寿险公司要入股一家中资险企到底意欲何为?带着这一疑问,人们看到了友邦与中邮保险的“联姻”。
2021年,友邦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分改子”完成后,友邦在中国的布局不断提速。而作为一家中资保险公司,中邮保险同样为了更好的前途开始了招商引资之路。于是,当一切就是那么恰好时,友邦打算以120亿元入股中邮保险,如果入股成功,友邦将成为中邮保险的第二大股东。
这一消息公开后,引起了行业的关注。这个被人们看作是“强强联合”的“联姻”,让人们开始关注两者之间未来可产生的联系。
首先,作为国内第一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友邦在中国保险市场的动作持续不断。从2019年2月,友邦天津、石家庄两地营销服务部获批筹建,到2020年6月,友邦人寿“分改子”获批,再至2021年,友邦人寿四川分公司、湖北分公司接连获批开业、筹建,于友邦而言,每一步落地都具有战略意义。而此次入股中邮保险,或许也是其加速布局中国保险市场的另一条路径。
其次,从中邮保险看,作为一家依靠邮政渠道发展起来的险企,中邮保险背靠中国邮政,从成立之初便有了优质渠道和丰富的客户资源,这令其他险企难以比拟。不过,随着行业的转型,银邮代理不再是第一大销售渠道,尤其是保险业回归保障后,以银邮渠道的储蓄类保险为主的营销模式,也受到一定影响。
在转型的路上,友邦保险的加入,或许将激活中邮保险的个险渠道。
有报道称,下一步,由友邦保险集团总部和中邮保险代表组成的团队,将组建专业协助顾问委员会,直接向中邮保险董事会报告。友邦保险有权提名一位非执行董事加入中邮保险董事会。
热点六
水滴登陆纽交所
每一家公司或许都有一个上市梦,但上市之路却没有那么好走。2021年,对于水滴来说,是不一样的一年。这一年,水滴终于实现了上市梦。
4月17日凌晨,水滴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申请,拟于纽交所挂牌上市;5月7日,水滴正式登陆纽交所,成为中国在纽交所上市的“保险科技第一股”,首次公开招股发行3000万股美国存托股,发行价为12美元/股。
随着水滴的顺利上市,市场也呈现出不同的看法。其一是对水滴的经营模式存有争议,但面对此种情况,水滴创始人沈鹏表示,水滴筹不是慈善公益组织,只是公司业务之一,希望通过这次上市让外界更加了解水滴的模式。
水滴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后,净亏损扩大至4.8亿的现实,又让行业对其产生了质疑。不过,水滴再度强调,公司是一个新生事物,有着比较创新的模式,外界难免有所误解。但水滴筹是水滴公司旗下的一项业务,它不是公益,公司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保险经纪业务。
不可否认,水滴起于互助,升级于众筹,长期支撑于保险。经过五轮融资获得超过30亿元人民币的水滴,正在做大保险版图,而保险链条正在延伸到健康生态圈、医药生态链,也就是水滴此前所言的构建服务体系。
热点七
江泰冲击IPO“折戟”
同样是筑梦上市,但对于国内最大的财产保险经纪公司江泰保险经纪来讲,却并非一帆风顺。
9月份,江泰在冲击A股保险中介第一股的最后时点遇到“变故”。证监会对江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的审查终止,这也意味着江泰长达十年之久的上市梦暂时搁浅。
证监会官网消息显示,证监会决定终止对江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的审查,终止时间为8月27日。虽然就终止原因江泰并未给出解释,但在今年6月,证监会曾针对江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进行反馈意见,要求江泰的保荐人中信建投对有关江泰的相关问题进行反馈,且需要在30日内进行回复。
如果收到了回复,证监会将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再次发出反馈意见;但如果30日内不能提供书面回复,则需要提前10个工作日向证监会提交延期回复申请。否则,证监会将会终止审查此次上市事宜。然而,这份回复却迟迟未来。
或许,正是这一信息,透露出了江泰终止IPO的一丝线索。而这次终止IPO对于筹划上市已久的江泰来讲,总是会有些遗憾。但如果后续要继续上市,江泰所要做的事不仅仅是要就这次问询内容进行整理,更需要将真实的自己展示在市场面前。
热点八
泛华“私有化”
保险中介的大事件不断上演。岁末,最大保险中介集团公司泛华,发出“或走向私有化”这一重磅消息。
12月17日晚间,泛华发布公告称,由胡义南牵头的买方财团计划收购买方财团持股之外的泛华全部已发行股份,而这份公告也向市场宣告了泛华很有可能走私有化方向。与此同时,另一份人事变动也随之而出。“由于个人原因,汪春林向董事会递交辞呈,卸任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一职。汪春林卸任后,泛华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一职则由胡义南接任。”
两则重磅消息,让这家国内最大的保险中介集团登上热搜。尤其是其“私有化”的计划,震惊了市场。
从公告看,买方财团其实“抬高”了泛华的收购价格,计划以每股美国存托股9.8美元(相当于每股普通股0.49美元)的价格收购买方财团持股之外的泛华全部已发行股份。而该价格较董事会收到要约前一日(2021年12月15日)的收盘价溢价约10.2%。
而为何如此做,或许也与大环境有关。2021年以来,外部经济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大众消费信心不足,对包括寿险类的非刚性需求产品的消费普遍持观望态度,因而中国寿险行业增长依旧承受压力。
泛华,受大环境影响,业绩不但出现下降,其股价也一直在下跌。或许,出于“稳军心”,又为了更好的发展,泛华选择了这一步。
热点九
整肃升级,董事长遭调查
2021年,8月5日,一家总部地处陕西的财险公司,其董事长接受中纪委审查调查的消息不仅引爆了朋友圈,也预示着保险业整肃违规违纪行为的持续升级。
虽然今年以来已经有多位保险高管被中纪委点名涉嫌违法违规,但身为一家保险公司“掌门人”被查,发生这样的事情,自然也会给公司造成一定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其董事长宣布被调查的当天,该公司也紧急发布了一条“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永安保险在行动”的新闻,表示会持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内控合规管理建设水平。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保险机构就高管腐败等违法违规行为积极展开内部自查,召开警示大会。俨然,保险业在反腐层面已经从被动调查转为刀口向内,可以预计,未来这一自查现象或将成为行业常态。
热点十
中德安联变身“纯外资”
对外开放提速已是大势所趋,而怎么搭乘这一“快速列车”,就要看自家的本事了。2021年,于中德安联人寿来讲,是跨跃性的一年。这一年,中德安联人寿不仅调整了领导班子,更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时刻,从一家合资险企变身为一家纯外资险企。
11月17日,中德安联人寿发布股权变更公告称,上海监管局已批准中信信托将其所持有的中德安联人寿49%的股权转让给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转让后,安联(中国)持有中德安联人寿100%的股权。
这一公告的发布,意味着中德安联人寿成为首家由合资寿险公司转为外资独资寿险公司的公司,也成为继友邦之后,国内第二家外资独资的寿险公司。
而这份股权变更,其实早在2020年年底时就已有预兆。当时,中德安联人寿的大股东中信信托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出转让其持有的中德安联人寿49%的股权,就是这一挂牌,正好为安联(中国)的下一步动作“让路”。
时隔近一年后,中德安联人寿正式转身,中国保险市场不仅多了一家纯外资寿险公司,而且对于下一步中德安联人寿的动作,也将成为未来重要的看点。
热点十一
汇丰人寿走向“纯外资”
继中德安联人寿后,第三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来了,外资在中国的脚步加快。
12月30日,汇丰人寿称,收到上海银保监局的批复通知,同意国民信托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汇丰人寿50%的股权转让给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转让后,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持有汇丰人寿100%的股权,国民信托有限公司不再持有汇丰人寿股权。
这一股权转让的获批,让汇丰人寿从此走上了纯外资的道路。而这也是时隔18个月后,汇丰人寿实现愿望的时刻。从此,中国保险市场上有了三家纯外资经营的寿险公司,且伴随对外开放脚步的加快,或许会迎来更多的外资寿险公司。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汇丰人寿股权变更获批之前,其已经历了人事调整。例如,12月初,胡敏开始担任汇丰人寿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职务;12月15日,其董事长 Bryce Leslie JOHNS辞职,将由孙丹莹接任。
或许,人事变动的这一系列动作,正是为此做铺垫。
胡敏表示:“增持汇丰人寿股份体现了集团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坚定信心,我们尤其看好正迎来黄金发展期的养老和健康保障市场。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可达13万亿元,而保险业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热点十二
实名举报揭示乱象
2021年一系列热点事件中,诸多险企在内卷化环境中因“被举报”事件而衍生出的声誉风险也不得不提。
而从举报的内容看,弄虚造假、谎报人力、编制虚假材料……这些时时被监管点出、让险企被处罚的原因,似乎找到了问题的源头。
细细梳理,这些乱象与长久以来的绩效考核体制不无关系,涉及保费和增员两大指标。在内控跟不上销售激励的情况下,基层的分支公司行为就有可能走样变形,甚至踩线违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监管到公司,都在做出规范和整改。当下保险业也正在摆脱初期的野蛮生长和粗放发展模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但这一改变需要时间,当寄希望于监管强手段时,加强自我管理,或许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盘点2024⑫农险退出机制“动真格”,倒逼精细化、规范化!
盘点2024⑧借着保险机构十大新闻事件,挥别这一年!
盘点2024⑥十大关键词,复盘保险业这一年!
周评|设立首席合规官,“金融安全与发展”路径愈发清晰
盘点2024⑤直面万亿级低空经济,保险业加速布局、何以破局?
盘点2024⑤16位监管高官、保险高管被查,退休辞任不是“挡箭牌”
盘点2024④保险营销“高精”之路:数量企稳,专业规划师势在必行!
玖亓周评|险企偿付能力:既要前瞻监管,又要过程监管
盘点2024③险企股权:改革化险与“退金令”,双重推动回归本源
大考逼近遇“松绑”!“偿二代”二期过渡期延长,险企如何备考?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