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车险综合改革是挤水分,纠偏差,回有序,用市场方式解决车险存在的固有问题。”在车险综改一周年总结大会上,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历时一年,经过从内到外的整顿,当下中国车险市场已非昨日之象。
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车均保费2770元,较改革前下降21%,87%的车辆保费支出下降,累计为4.69亿车主减少支出超过1900亿;车险综合费用率27.7%,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综合赔付率由改革前的56.9%上升到8月底的73.3%,提高了16.4%。
一组组数据折射出车险经营悄然生变。
“降费、增保、提质”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如今的车险综改正在向纵深发力。然而,伴随车险综改的持续深化,中小险企的日子或许将变得更艰难。“综合赔付率基本在75%以上,综合成本大多在11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20%,盈利空间逐步被压缩。”
如此环境下,中小险企又该如何存活,或者更好地活着?
基本目标实现
车险综改纵深化
说起车险综改,2020年财险市场最大的事件之一,已到了验收阶段性成果的时候。据相关人员透露,经过一年的综合性改革,如今的车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来看:
保费方面,2021年前8月,全国车险保费收入5006.67亿元,同比下降8.17%。其中,车险消费者车均保费为2770元,较改革前降低了21%,87%的消费者保费支出下降,保费降幅超过30%的保单占比达到60%,“让利消费者”效果明显。
投保意愿方面,基于车险保费支出的下降,消费者保足保全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商业险投保率由改革前的80%提升到87%,商业三者险的平均保额由改革前的89万元提升到目前的147万元。其中,全国20个地区三者险的平均限额增幅超过50%。
费用方面,经过银保监会及相关监管部门的严打、严惩,险企的“控费”能力有了提高,费用率有了明显的下降。截至8月底,全国实现综合费用率为27.7%,同比下降了12.7个百分点。车险手续费率8.3%,同比下降了7.3%。车险的业务管理费用19.6%,同比下降了6%。其中手续费在综合费用率中的占比由改革前的40%,下降到目前30%。
业务结构方面,“控费提质”的同时,车险的赔付率也在提高,这导致很多险企在考虑经营成本、利润的同时,也开始主动调整业务结构。有数据显示,当下车险在整个财险业务中的占比在不断下降,尤其是今年1月降到了46.9%,首次跌破50%。虽然当下车险依旧是第一大险种,但非车险不断发力,更加均衡的业务结构正在形成。
历经一年,看到了车险整改的决心,阶段性目标已实现,综改仍在向纵深推进。
正如监管所说,“车险市场正处于由大转强的关键阶段,2021年将是车险综改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前期改革政策已经稳步落地,新暴露出的问题正在逐个研究解决,改革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深化”。
承保盈利受挤
中小险企生存更艰难
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作为2020年保险业改革的最大一项工程,车险综改既然已经选择了开始,就要勇往直前。如今,“降价、增保、提质”这一阶段性目标基本达成。
目标之下,必有代价。对于险企来讲,车险综改的深入推进,除了在保障服务方面给各家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营方面,由于更高的赔付率和更低的保费收入,也让险企的盈利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压。
虽然此前监管已提前为险企打好“预防针”, 例如保费规模可能下降,改革后一定时期内可能出现行业性承保亏损,改革后可能出现中小财险公司经营困难,改革后可能有少数消费者出现车险价格上涨等。不过,从当下看来,中小险企的境况或许更加困难。
先从数据层面分析,从整体看,车险综合赔付率由56.9%提升到73.3%,提高了16.4%;而费用率同比下降12.7%,当赔付率提高幅度大于费用率下降幅度时,险企的承保盈利可能就面临挑战。尤其是再加上今年以来暴雨、台风等灾害的影响,车险赔付增加,这使得车险市场的经营变得更加艰难。
对于中小险企来说,或许形势更严峻。据监管透露,中小险企综合赔付率基本在75%以上,综合成本率大多在11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20%,这样对比下,中小险企的盈利空间就会逐步被压缩,而利润则会向头部险企集中。
其次,从基本实力看,中小险企相较于大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技术运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传统车险领域和头部公司竞争中可能全方面落后。这些原因也是造成中小险企难敌头部险企的重要原因。
价格无优势、后盾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险企,在车险综改深入推进下,或许将面对更严峻的生存挑战。
经营亟待谋变
鼓励不走寻常路
既然车险综改的发展路线已定,大家就在同一个起跑线竞争,而天生处于劣势的中小险企又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生存,活得更好?
在车险综改周年总结会上,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提出了部分意见。例如,要向中小公司提供更多参与行业基本特色工作分析会议,帮助其提高风险筛选能力和基本定价水平。从监管层面,要充分考虑业务结构差异,对中小公司实施相对应的差异化监管。
在面对自身传统车险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中小险企可以走不同寻常的道路。
产品方面,中小险企可以开发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创新产品。例如,利用大数据、车联网等先进技术,从传统车险扩展到新能源车,同时为消费者画像,为其提供特定的产品。
毕竟,在车险综改启动前,监管已预料到中小险企的难处,为此,在相关政策中,监管支持中小公司优先开发差异化的产品和网销、电销产品,在定价方面支持中小险企执行更灵活的自主定价系数管理,并在费用政策上支持中小公司执行更加宽松的优惠上限政策。
服务方面,增值服务内容,可做好定制化服务等。正如监管所说,综改至今,代为送检,道路救援、代驾服务、安全检测等四项增值服务,累计赠送超过12亿次。当下的车险竞争已经从改革前主要靠费用偏向业务转向随着费用空间大的压减,到服务方面的竞争。
渠道方面,中小险企加大线上化操作,通过与线上场景加大融合,用特色增值服务吸引更多消费者,不失为上策。
业务结构方面,发展非车险业务。随着车险综改的进行,整个财险市场业务结构发展变化,车险市场占比在下降,而非车险业务占比在上升,中小险企可以借此机会发展自己的特色业务。
当然,险企的应对之策也正在落地,例如史带财险抛弃车险与健康险,要走利润导向的特色之路;头部险企如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也在发力非车险。
箭已离弦,断无回戈。车险综改的路还将继续,中小险企应当审时度势,及早绸缪。
周评|从“双11”到保险“开门红”,正在告别“大进大出”式消费
保险业多位高管失联,找寻背后的那些蛛丝马迹!
玖亓周评|10万亿化债!财政刺激救短期,最终化债靠发展
时隔三年半,水滴拟赴港再上市!内情主导,还是外因倒逼?
探求专业养老险公司致力成为经营第三支柱“头部”的方法论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险资,最近盯上哪些新“标的”?
玖亓周评|险企三季报的“高光”和波动
五大上市险企盈利暴增!“规模+盈利”能否可持续,半喜半忧!
玖亓周评|从比亚迪到小米,新能源车险会“变天”吗?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财险:折射国家态度、外资雄心、中资战略!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