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付能力是险企经营发展的生命线,亦是监管评估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近期,保险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步入尾声,行业主体最新的偿付能力水平也随之浮出水面。
按照监管要求,险企偿付能力达标需满足三点要求,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以及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从已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135家非上市险企相关指标数据来看,所有险企均满足前两大要求,即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合格线以上。但遗憾的是,有7家险企的风险综合评级为C,导致偿付能力“不达标”。
这7家偿付能力“不达标”的险企中,寿险有3家,财险有4家。其中,寿险分别是华汇人寿、北大方正人寿、三峡人寿;财险分别是安华农险、珠峰财险、华安财险和前海财险。
除了上述偿付能力“不达标”险企外,冰山之下,实则还有多达17家险企未披露偿付能力报告,当中不乏一度暴露出偿付能力“亮红灯”或风险综合评级堪忧的险企。这也反映出,中小险企改革化险任务依然艰巨。
着眼长期,除了依靠保险保障基金、地方国资等外部力量“他救”外,偿付能力遇困的中小险企如何自救求生,提升自造血功能,也是不得不直面的重要课题。
拆解风险综合评级“失分项”
可资本化风险、公司治理问题突出
7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主要原因是风险综合评级结果较低。那么,这背后有哪些失分项或风险点呢?梳理偿付能力报告不难发现,相关险企普遍在操作风险、可资本化风险、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因素。
以华安财险为例,该公司最近两期(2024年第二季度、2024年第三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C,主要是在可资本化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安华农险2024年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C类,主要是因为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风险。
再来看前海联合财险,其2024年第一、二、三季度评级结果均为C。该公司在偿付能力报告中指出,预计主要扣分项为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目前公司偿付能力承压。的确,从偿付能力充足率数据上看,尽管前海联合财险满足基本要求,但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仅有107.12%,已临近监管“红线”。
前海联合财险进一步分析称,目前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为由于经营尚未实现盈利而导致实际资本逐渐损耗。最低资本方面,随着公司业务结构和业务规模的优化,预计保险风险最低资本将会逐步下降,而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则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但若业务品质和经营改善程度无法达到预期,则可能会导致公司实际资本进一步下降,进而偿付能力可能会面临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珠峰财险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 2024年第二、三季度,该公司风险综合评级评价结果为C类。根据监管部门2024年第二季度风险综合评级(IRR)结果通报及综合此前几个季度的综合评级结果通报看,该公司此前处于可资本化风险相对较大状况,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低、内源性资本不足。
北大方正人寿亦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解释称,2024年监管调整评级规则,每半年评价一次,每季度反馈。2024年第二季度的评级结果为C类,2024年第三季度的评级结果同第二季度,也为C类。因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时间维度影响尚未完全消失,公司可资本化风险得分仍处于较低水平,影响了2024年第二、三季度评级结果。
对于最近两期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C,华汇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坦言,公司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点有两方面,其一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公司治理存在合规风险。自2013年6月以来,华汇人寿拟任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无法取得任职资格核准,因此董事会、监事会中具有任职资格的董事、监事人数未达到法定人数,致使董事会、监事会不能正常运行和履行相应职责,董事会相关专业委员会也未能正常运作,并且部分高级管理人员长期以临时负责人身份履职。公司的主要合规制度政策未经董事会审批,有效性存在不确定性。
其二是新产品报批受限,业务经营停滞,无法实现经营目标。据华汇人寿披露,2024年第四季度,该公司仅存一款可售团体定期寿险但无法形成团体保障计划,且未成功备案新产品、开展新业务,使得该公司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
多措并举化解风险
增资、整改进行时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指出,对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保险公司,监管会将其划为重点核查对象;对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但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中某一类或某几类风险较大或严重的C类和D类保险公司,应根据风险成因和风险程度,采取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已经有部分偿付能力“不达标”险企被采取监管措施。譬如,华安财险在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称,2024年9月5日至11月8日期间,金融监管总局对公司进行现场检查。11月12日,深圳金融监管局约谈公司,通报总局现场检查和深圳局前期风险排查发现的问题,并向公司下发了《关于报送问题整改计划表的通知》,要求就公司治理、经营管理、投资资产、关联交易、合规问题等五个方面共计20项问题落实整改计划并于每月15日前报送整改台账。
当然,无论有没有被采取监管措施,偿付能力“不达标”险企已经暴露出了诸多风险问题,想要回归正轨,整改化险已是势在必行。可以看到,不少险企正通过推动增资改善现状。
其中,华安财险就提到,公司已于2024年12月28日召开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增资扩股方案》,同意公司增资扩股、引进优质投资者,进一步提升公司偿付能力水平,促进公司持续稳健发展。最终增资扩股方案由股东会在法律法规范围内授权董事会根据工作进展决定。
同样等待增资“解渴”的还有三峡人寿。2024年10月30日,三峡人寿举行了增资签约仪式,重庆渝富资本、重庆高速公路投资控股公司、重庆水务环境集团、重庆三峡国有资本4家国企共同对三峡人寿进行增资,增资后三峡人寿注册资本将达到30亿元。地方国资的驰援或将给三峡人寿扭转偿付能力困局带来更多的底气。在此次偿付能力报告中,三峡人寿也在改进措施中指出,随着增资到位和可资本化风险的改善,进一步优化公司战略,开展业务经营,缩小战略风险敞口。
在推动增资方面,珠峰财险已获得实质性进展。2024年12月26日,西藏监管局披露一则行政许可批复,同意珠峰财险增加注册资本8000万元,由10亿元变更为10.8亿元。
对此,珠峰财险也在偿付能力报告中提到,本季度增资工作落地,公司可资本化风险得到有效改善。难以资本化风险方面,公司持续落实前期整改计划,公司治理操作风险、资金运用操作风险、保险业务线操作风险和其他业务线操作风险已有所改善。
作为专业性农险公司,面对偿付能力“不达标”的现状,安华农险也给出了改进方案,其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将持续加强偿付能力风险管理力度。在保险风险方面,合理安排业务规划,做好保险风险管理;在市场风险方面,运用灵活的投资策略,特别是权益类资产,根据投资收益情况及时调整投资组合,使公司资产配置与风险状况相匹配;在信用风险方面,继续加强农险应收保费清收,加快账龄较长的应收保费催收工作,降低交易对手违约风险。风险管理部门将密切关注公司总体风险状况,继续做好难以资本化风险的管理工作,力争保持公司风险综合评级进一步提升。
针对风险综合评级为C的结果,华汇人寿给出四项改进措施:其一是,对当前风险状况、管理情况、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及原因、可能面临的监管措施持续进行分析、检视与更新;其二是,控制存量风险,预防监测增量风险;其三是,持续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其四是,结合公司内网偿付能力监测管理系统,对重点指标进行持续分析和监控。
监管加速推动中小化险
他救更需自救
相较于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呈现14家险企“不达标”的状况,似乎2024年第四季度好转了许多,但殊不知冰山之下,实则尚有多达17家险企未能按期披露偿付能力报告。
这当中,既有已经得到风险处置的险企,亦有处在偿付能力困境、亟待化险支援的险企。其中,像珠江人寿、百年人寿等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能披露偿付能力报告。
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2024年保险业偿付能力状况表也显示,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合计仍有21家险企风险综合评级为C、D类,也就是偿付能力“不达标”。
由此不难看出,中小险企改革化险仍任重而道远,为此,监管也将其作为2025年的首要任务。1月12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坚持上下统筹、分工包案、凝聚合力,全力处置高风险机构,促进治理重塑、管理重构、业务重组。
加速推进中小险企改革化险的同时,面对当前行业深度转型的大环境,逆周期监管政策也适时推出。2024年12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延长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实施过渡期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原定2024年底结束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过渡期延长至2025年底。对于因新旧规则切换对偿付能力充足率影响较大的保险公司,可与金融监管总局及派出机构沟通过渡期政策,监管将一司一策确定过渡期政策。这体现出监管审时度势、维护行业稳定的政策灵活性。
从问题中小险企的风险处置手段来看,近年来,监管也积极探索多样性、市场化的方式。保险业新“国十条”提出的,拓宽风险处置资金来源,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保险机构改革化险;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对风险大、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保险机构,收缴金融许可证,依法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等。
当然,对于偿付能力遇困的中小险企来说,无论是等待股东增资还是发债融资,终究是依赖外部力量,着眼长期,通过强化公司治理能力和经营品质,提升内源性资本、加强自造血能力才是长远之道。
2024偿付能力扫描:化险关键期,“谁”把7家险企“拖下水”?
新能源车企“内卷”:蛇年花式促销,“保险补贴”揽客!
周评|DeepSeek风暴下的金融业:打败你的不是AI,而是会使用AI的人
内地、香港狠查:“洗黑钱”专盯“高佣金”保险产品下手!
DeepSeek风起,保险正在如何“跑步上车”?
银保“开年”:谁家欢喜,谁家忧?
车险承保盈利182亿!36家承保亏损,中小险企如何夹缝求生?
玖亓周评|险资买黄金,有所为、有所不为!
新年首张罚单:三家金融机构均被罚超千万,两家险企“中彩”
10家险企“打头阵”!拿到投资黄金“入场券”,意味着什么?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首次突破千亿元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