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空流霜
编辑:顾柠
来源:险企高参
自提出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以来,保险业监管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大。
就近看,本月老牌保险机构华安财险因数据不真实、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等原因被罚款100万元。时任华安财险健康险事业部副总经理廖飞舟被警告并罚款14万元。向前看,前11个月保险业累计罚金达2.96亿元,对比去年同期2.84亿元增加了1100多万元。其中,财险业处罚占比近六成。从金监总局和各分局支局,前11月累计开出约1686张罚单。从老牌机构中国平安,再到刚开业一年多的瑞众人寿均有处罚,一视同仁地严监管。规模庞大、分支机构众多的财险“老三家”累计被处罚金数额较大。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被罚金额均超千万。中华财险、国寿财险、阳光财险、大地财险也是罚单月榜“常客”。寿险方面,“老七家”合计被罚超4000万,其中,中国人寿被罚超1100万元;平安人寿被处罚金额超1300万元……从处罚原因看,很多财险公司的大额罚单,大都与虚挂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相关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不真实;跨年度列支手续费等原由相关。而寿险机构方面,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欺骗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重要情况;编制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等原因则是重灾区。此外,责任细化到人,禁业人数增加明显也是特点之一。今年前11月终身禁业人数已有22人,而去年全年有18人被终身禁业……
图:前11月行政处罚
被罚约3亿,财险占比近6成
“必须坚持从严监管,确保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实现监管全覆盖、无例外,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保险业新“国十条”中再次提及严监管。监管口径来看,“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不是空话,强监管的主旋律更加“激昂”。据《险企高参》不完全统计,前11月人身险机构和保险中介机构被处罚金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财险业被罚金额上升明显,比重近6成。截至今年11月,保险业累计罚金达2.96亿元,对比去年同期2.84亿元增加了1139万元,同比增加约4.22%。其中财险业被罚1.76亿元,同比增长约12.96%,财险业被罚约占保险业的59.58%;人身险机构被罚0.89亿元,同比下降8.08%,人身险被罚金额约占保险业的30.22%;保险中介机构被罚0.3017亿元,同比下降2.2%,保险中介被罚金额约占保险业的10.2%。“家大业大”的财险“老三家”累计被处罚金数额较大。具体来看,人保财险前11个月累计处罚金3268万元,较去年同期的2551万元增加28.1%;平安财险累计处罚金1709.5万元,较去年同期的812.5万元翻倍;太保财险2096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147万元几乎翻倍。值得注意的是,人保财险在今年5月被处罚1040万元,单月罚金破千万。再看罚金“月榜”,国寿财险、中华财险、阳光财险、大地财险也都在榜上。其中中华财险“蝉联”二月三月榜首,当月均被处188万元罚金,年内累计被处罚金额超过1300万元;国寿财险及其分支机构被处罚的金额累计超过1200万元;阳光财险累计被处罚金额超400万元;大地财险及其分支机构年内合计罚款金额达558.3万元以上…再来看寿险“老七家”,寿险“头雁”中国人寿及其分支机构年内被处罚金额超 1100万元;平安人寿及其分支机构被处罚金额超1300万元;太保寿险及其分支机构被处罚金额超过460万元;泰康人寿及其分支机构年内累计被监管机构罚款金额已经超过了700万元;太平人寿及其分支机构被处罚金额约400万元;新华保险及其分支机构累计被处罚金额超过380万元;人保寿险及其分支机构累计被处罚金额超过380万元。富德生命人寿、中华人寿、平安健康、中英人寿、复星联合健康也有进入月度罚金前五的时候。其中,2024年富德生命人寿及其分支机构累计被罚款至少400万元;中华人寿至少31万元;平安健康保险及其分支机构累计被罚款至少630万元,是单月罚金最高的机构;中英人寿其他分支机构被罚金额约37万元;复星联合健康年内被处罚至少177万元…此外,中邮人寿今年业绩增长很快,保险业务收入能挤进寿险行业排进前十,罚单却收到甚少。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中邮人寿及其分支机构累计被处罚金额至少为24万元。而刚刚开业一年多的瑞众人寿,在今年累计被罚款至少87.4万元。
“百万级”大额罚单层出不穷
“提供虚假报告”成重点案由之一
仅前三季度罚款总额超过百万的罚单一共10张。从处罚原因看,很多财险公司的大额罚单,大都与虚挂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相关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不真实;跨年度列支手续费等原由相关。而寿险机构方面,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欺骗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重要情况;编制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等原因则是重灾区。1月,太保财险广西分公司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西监管局罚款170万元。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为:财务数据不真实。3月,杭州建安民生保险代理机构被罚77万,实际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游某某被罚23万,处罚事由为:妨碍依法监督;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财务数据不真实);利用业务便利为他人牟取不正当利益;聘任无任职资格的高管人员;未经执业登记开展业务;职业责任保险脱保,且未按监管规定缴存保证金。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出“1号”罚单,众安在线被罚款180万元。主要违法违规行为包括隐瞒关联方和关联交易、通过关联方虚假列支费用、通过关联交易监管系统报送的报表存在错报漏报以及将保险资金运用形成的投资资产用于向他人发放贷款,3名时任副总经理均被警告及罚款。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太保寿险深圳分公司因未经备案情况下向客户推介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误导、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费率、财务数据不真实,被罚款118万元。还有7名时任员工对此事负有责任,均受到警告,共计被罚款54万元。7月,太保财险温州分公司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温州监管分局罚款116万元。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为:“编制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给予投保人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以虚构保险中介业务方式套取费用;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跨区域经营保险业务”。业内人士表示,“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违背了“报行合一”。从监管要求看,相关规定要求保险公司应严格执行经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显然违反了这一规定,与“报行合一”中要求的实际执行与报备一致相违背。
终身禁业人数增加
严肃整治违法违规
紧盯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责任细化到人,今年前11月终身禁业人数已达22人,而去年全年有18人被终身禁业。财险和寿险行业几乎平分了这20多位人员。从案由来看,涉及编造虚假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盗窃客户资金、财务数据造假、妨碍监督检查、非法集资等多项严重违规行为。时任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黄平支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综合柜员,因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导致发生涉刑案件,被给予禁止终身进入保险业的处罚。时任人保财险沙湾支公司经理;时任人保财险沙湾支公司经理助理、副经理,因对人保财险沙湾支公司农业保险业务虚假承保,虚假理赔事项负有责任,被给予禁止终身进入保险业的处罚。时任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宁波分公司业务一处处长、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因从事违法活动,对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宁波分公司未严格执行备案版费率表、内部控制存在缺陷问题负直接责任和直接管理责任,被给予终身禁入保险业的处罚。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前11个月,仅一家中管险企——中国太平以及旗下子公司没有员工被终身禁止进入保险业。时任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一四一团支公司经理,因对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河子分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一四一团支公司编制虚假材料进行虚假承保理赔事项负有责任,被给予终身禁止进入保险业的处罚。时任深圳拓博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因对深圳拓博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拒绝或妨碍依法监督检查负有责任,被给予禁止终身进入保险业的处罚。时任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因在股权转让许可申请中提供虚假材料,被撤销任职资格,并禁止其终身进入保险业。时任光大永明人寿四川分公司银保业务管理部业务支持室主任、银行保险管理部副经理、银行保险管理部经理,兼任成都银保花旗渠道负责人等;时任光大永明人寿四川分公司综合销售渠道光大业务部经理、成都银行保险业务一部经理,因财务数据不真实,被给予禁止终身进入保险业的处罚。总体来看,严肃整治保险违法违规行为,紧盯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对监守自盗、内外勾结、搞利益输送的关键人员,只会更加严格。随着金融监管的全面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将更加有力有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