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A智慧保
  4. 正文

盘点2023②财险韧性十足,“变革”持续,既“优化”又“纠偏”

  • 2023年12月22日
  • 14:46
  • 来源:
  • 作者:新时代保险研究院

2023年已接近尾声。作为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的第一年,今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不过各行业冷热不均,相较之下,财险业表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到目前的数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财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16%,虽增速比去年同期小幅下降,且赔付支出受疫后出行恢复和多场自然灾害影响而增加,但若与过去十年保费收入平均增速、今年失速或起伏较大的其他行业相比,财险业都算得上“稳扎稳打”。

“韧性”可作为今年财险业的一大关键词,这离不开行业持续的深层次变革。例如,在险种结构优化、竞争秩序整顿方面,第一大业务车险经历三年“综改”后,“二次综改”于今年落地;非车险稳定增长,其中农险、责任险等险种在政策加持下持续升温,为保费收入贡献越来越多力量。

业务层面有“变革”、“优化”,也有“纠偏”。从车险领域实行了五年的“报行合一”再度加码,保险业迎来全面“报行合一”时代,剑指渠道高手续费问题。考核维度则有“松绑”,包括偿付能力红线调整等。

在岁末之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4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一表述相比去年工作会议更为积极。在业内人士看来,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财险业,2024年将保持“稳”和“进”的势头,保费增速在车险“刚性”需求和非车险良好增长水平基础上有望延续,业务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综合赔付率也将迎来改善。

韧  性

今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后的第一年,经济复苏之路并非坦途。作为把脉我国经济工作的高级别会议,7月政治局会议称“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即隐含了“做好应对波浪和曲折的准备”之意;不过经济整体回暖的态势日趋明显,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用词,就是今年“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分行业来看,可谓“冷热不均”。有的行业集体失速,有的蓬勃兴起;财险业的“兄弟”寿险业,上半年在预定利率切换带动下马力全开,相较之下,财险业更“沉稳”,表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财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16%,比去年同期9.94%的增速有所放缓,不过依然算较高水平,且与前十年(2012-2021年)的保费年均增长率没有偏离太多。更应看到,财险行业已在我国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的风险保障作用,是有效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

以今年夏天京津冀等地遭遇的暴雨灾害为例,短短几天三地报损总额就超过7亿元,大批险企投入到一线灾害救援工作中,主动开展风险排查、快速理赔服务工作,同时利用信息科技手段,主动提供防灾减损、灾害预警等服务,展现了“事后”经济补偿和“事前”风险减量的能力。12月18日深夜,甘肃积石山、新疆阿图什市又发生五到六级地震,再次给保险行业带来经营考验。

不可避免的是,自然灾害影响和疫后车辆使用率上升等因素,令财险公司今年赔付支出和综合赔付率走高。据统计,前10个月财险业赔付支出同比增长17.8%,增速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4.1%,放在近年都处于高位;另据行业对前三季度79家非上市财险公司业绩的统计,超半数公司的综合成本率超过100%,其中综合成本率较高的以中小型险企居多。

光大证券表示,预计随着大灾风险减弱及各险企持续压降车险费用成本、出清非车险高风险存量业务等,2024年综合赔付率将迎来改善;国联证券也表示,财险业已步入精细化管理红利释放时代,2024年在监管趋严、自然灾害对赔付影响有望降低的推动下,行业综合赔付率有望延续向好,龙头险企领先优势扩大。

变  革

行业如今展现出来的强发展韧性,离不开持续的深层次变革。

变革之初,最先“开刀”的就是主力业务车险,车险对财险业保费收入的贡献比最高时超过七成,但经营粗放、费用偏高、竞争失序等乱象也层出不穷。车险市场化改革自2012年展开,十年来车险保费收入占比降至五成左右,至今年10月末为52%。在此期间,标志性的改革举动还包括2020年9月的车险综合改革,短期目标定为“降价、增保、提质”,目前已基本实现。

从另一个角度看,车险对保费“护盘”表现稳定,离不开新车销量增长。来自中汽协的数据显示,在宏观经济稳定复苏、促消费政策发布及多地汽车营销活动等共同拉动下,今年前11个月汽车产销分别为2711.1万辆、2693.8万辆,累计产销量已超过去年全年,预计全年我国汽车总销量或可达到3000万辆。

同时,改革仍在继续。今年车险“二次综改”落地,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扩大,将定价权更多地交给保险公司,同时引导车主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优质车主可能享受更优惠的车险价格。落地后首个季度(三季度),近六成险企的车均保费环比下降。

不过,车险市场在疫情后复苏叠加险企自主定价区间扩大的背景下,手续费乱象有所抬头,综合成本率持续上升,部分险企尤其中小险企亏损经营,这些都影响着车险业务长期健康发展,今年监管发布多份通知,持续规范车险市场秩序。

除了被动的“他律”,更显改革决心和经营转变的是年底一份行业自律公约。八家头部财产险公司召开协同会,制定签署《车险合规经营自律公约》,提出坚持合规经营、严格风险管控。据悉,这是首次由头部保险机构发起的行业自律公约,被业内视为从“拼规模”到“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转变侧写。

浙商证券分析称,随着汽车销售促进政策的推行,新车销售有望持续向好。同时,监管对车险费用管控趋严,市场竞争进一步规范,头部险企销售优势增强,由此预计车险保费将继续改善。

优  化

车险改革倒逼财险公司在规范经营的同时,开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非车险是一个重要突破口,加上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及险企业务结构优化,以农险、责任险等为代表的传统非车险产品进一步丰富,退货运费险、航班延误险等个性化新产品也在推陈出新。

其中,已多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农险,今年进一步获得了政策的支持,国家出台了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全国所有产粮大县的重要支持政策。在政策助力下,今年前10个月农险保费收入增幅达18.7%,高于同期财险业整体7.16%的增速,也高于车险5.9%的增速;部分上市财险公司农险保费收入增速更高,上半年增幅最高(平安产险)的达53.1%。

此外,责任险、健康险前10个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也超过10%。责任险方面,不得不提的是延续了几年热度的董责险,投保公司数量逐年上升。国务院办公厅今年4月印发的《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鼓励上市公司为独立董事投保董事责任保险,并支持保险公司发展相关责任保险。

瑞士再保险中国原总裁陈东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预计,2024年发展最快的将是农业险、巨灾保险、责任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商业保险发展仍有一定压力,看好服务型家财险的增长。公开资料显示,家财险虽是我国财产保险传统的“老三险”之一,不过此前发展一直不温不火,今年云南省、浙江省宁波市等地推出普惠型家财险,不仅在保险保障与服务上进行拓展,还充分借鉴了惠民保发展模式,为家财险市场发展打开新思路。

平安证券进一步称,在定价能力上具备核心优势、马太效应凸显的头部险企,预计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车险和整体产险保费增速也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创  新

今年的财险市场还有跨界破圈带来的商业创新。

不同于此前新能源车企多是以通过收购保险中介入局保险行业,连续十年稳居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位的比亚迪,今年收购易安财险100%股份,杀入新能源车险赛道,目前已获批机动车保险业务。

这一动作引发行业对市场被分食的担忧。目前,新能源车险市场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许多保险公司都未能实现承保端盈利,新能源车险保费高、出险率高、赔付率高的“三高”问题仍是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共同的烦恼。有财险公司高管称,新能源车企入局车险市场,有助于控制出险车辆的维修成本,减低业务获取费用,并利用车辆行驶数据,开展车险业务创新。

面对车企入局,传统保险公司也在积极寻找出路,增强产品创新力度和服务创新能力。例如中国人保近期与宁波市镇海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筹建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探索以快充站为场景核心,扩展快充场站周边生态链,打造电力端光储充一体,消费端车后服务、休闲娱乐等多业态有机结合的综合服务平台;太保产险建立了专门的新能源汽车保险事业发展中心;平安产险方面则是在新能源、无人驾驶、里程保险等新的车险细分领域储备核心技术,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

这也是保险科技创新的缩影。事实上,已有越来越多的险企从战略布局的高度,将数字化转型列入自身发展规划中。监管部门也早已为科技保险发展指明方向,相关政策包括原银保监会2021年印发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今年多地出台的支持保险公司推广各类科技保险和新型保险产品的相关文件。

财险业科技手段创新应用还体现在风险减量服务方面。据了解,今年以来,财险业努力开展风险减量管理系统和专业工具研发,用科技丰富风险评估、勘查、预警和事故救援等服务形式,如在农险领域,越来越多的财险公司将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引入风险减量和查勘理赔服务中,提升理赔效率,同时节约人力成本。

纠  偏

业务层面有“优化”、“创新”,也有“纠偏”。

被纠偏的一个主要对象就是短期健康险。长久以来,这是寿险的“主战场”,近年也成为不少财险公司的一个保费贡献级,但赔付率异常、亏损承保等问题随之出现,监管甚至曾在短期健康险违规的相关通报中直接点出“财险公司”类型。

继2021年发布《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2022年全面叫停“药转保”业务等动作后,今年11月,监管又连发多道文,规范短期健康险产品开发设计、销售及第三方渠道管理等,还有地方监管部门再度摸查“药转保”业务。

另一个被纠偏的现象是渠道高手续费。实行了五年的“报行合一”今年再加码,从此前的车险延展至个代、经代渠道,保险业迎来全面“报行合一”时代。

而后,被业内视为车险业“最严新规”的《关于加强车险费用管理的通知》下发,要求全面加强车险费用内部管理、全面加强商业车险费用监督管理、持续健全商车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引导车险附加费用率在25%的上限基础上进一步合理下调,并明确手续费比例超报备上限的将被停止使用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相当于变相叫停业务。

有保险公司高管表示,长期来看,“控费”是促使渠道良性发展的核心,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是关键,只有险企摆脱单一的手续费不当竞争,转向真正的差异化,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多元化需求。

松  绑

过去一年,财险业整体“稳扎稳打”,不过也有部分业绩指标面临压力,前述综合成本率是其一,另外还有投资表现和偿付能力。

据行业统计的79家财险公司数据,由于权益市场低迷,三季度有超过1/3的公司投资收益率低于0.5%,投资收益率超过2%的仅两家公司,明显低于往期水平。在权益投资方面,有公司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如头部财险公司人保财险在三季报中称,以盈利模式相对稳定、分红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主要投资品种。同时公司在债券投资方面把握前三季度利率运行节奏,在市场利率低点加大波段操作力度,并持续优化存量资产信用结构。

资本市场波动也影响着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叠加“偿二代”二期工程自2022年开始实施,资本认定更严格,对监管指标调整的呼声近年渐高。

在“偿二代”二期实施两年后,偿付能力监管指标松绑。9月,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在不调整偿付能力红线前提下,从最低资本要求、股票投资风险因子等方面优化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有利于缓解中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压力,获得更大的业务发展空间,同时投资端风险因子调整也会使险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一位财险公司管理层人士预测,随着上述政策的实施,中小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将提高13-18个百分点。

展望2024年,财险市场将进一步寻求新的创新突破点,尤其在风险减量管理、绿色保险拓展方面将进一步延展。

阅读排行榜

  1. 1

    周评|从“双11”到保险“开门红”,正在告别“大进大出”式消费

  2. 2

    保险业多位高管失联,找寻背后的那些蛛丝马迹!

  3. 3

    玖亓周评|10万亿化债!财政刺激救短期,最终化债靠发展

  4. 4

    时隔三年半,水滴拟赴港再上市!内情主导,还是外因倒逼?

  5. 5

    探求专业养老险公司致力成为经营第三支柱“头部”的方法论

  6. 6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险资,最近盯上哪些新“标的”?

  7. 7

    玖亓周评|险企三季报的“高光”和波动

  8. 8

    五大上市险企盈利暴增!“规模+盈利”能否可持续,半喜半忧!

  9. 9

    玖亓周评|从比亚迪到小米,新能源车险会“变天”吗?

  10. 10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财险:折射国家态度、外资雄心、中资战略!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10. 10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