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A智慧保
  4. 正文

百万医疗险:从一路横扫到内外夹击,“0免赔额”能否突围?

  • 2023年07月05日
  • 15:19
  • 来源:
  • 作者: 智慧君

百万医疗险,在8年时间里可谓创造了健康险界的一个奇迹。

但很遗憾,这个市场没有“永远的神”,不进,则退。

在内外夹击之下,百万医疗险又该如何演进?“0免赔额”以及新型治疗方法的引入会否成为新的进击增长点?

from clipboard

曾经,2015年百万医疗险“横空出世”:

不限病种、不限社保范围,只需几百元就能获得每年高达百万元的疾病医疗保障,仅凭这一点,足够吸引眼球。

接下来,无需多言,百万医疗险一路横扫,取代重疾险的王者地位,成为当仁不让的网红产品,改写了健康险的格局。

从10亿元保费规模,到520亿元,只用了2016年到2020年这短短的5年时间。5年,50倍,这令市场充满了兴奋与期待。

2021年初发布的《中国百万医疗险行业发展白皮书》曾大胆预测,百万医疗险市场将在未来几年保持每年25%-40%的增速,到2025年全市场保费规模将达2010亿元。

但很可惜,百万医疗险的狂飙并未持续。2020年后,健康险市场增长上演极速刹车,百万医疗险虽然稍显乐观,但也面临增长瓶颈。

究其原因,是多种因素叠加所导致,有“内忧”也有“外患”。

人口红利不再,这是客观因素,而疫情虽然刺激了人们对健康险的需求,但3年时间又太过漫长,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紧缩预算、消费降级接踵而至。大环境的冷暖会影响到健康险市场,虽然健康险行业整体保持着增长势头,但保费收入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与此同时,百万医疗险的赛道越发拥挤,产品“撞脸”程度越来越高。虽然产品名义上保持着升级迭代,但大都是小修小补,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点越来越少。在同质化“内卷”的困境中,又出现了费用、价格“竞赛”,诸如“A产品保费比B产品便宜几块、十几块”的产品评测也在网上比比皆是。

与此同时,“保额高、理赔少”、核保“空心化”、理赔“核保化”等问题逐渐暴露,这也引来监管出手。《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产品新规和监管政策的出台也对百万医疗险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百万医疗险出现了强劲的对手——惠民保。

2020年,惠民保异军突起,虽然两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竞品,但不得不说,很多人还是会在百万医疗险和惠民保之间做“单选题”。

虽然专家、从业人员不断呼吁,健康年轻的群体千万不能丢了百万医疗险这一“西瓜”去捡惠民保这一“芝麻”,但百万医疗险市场份额受到的冲击着实不小。中信建投分析师赵然曾表示,“惠民保对百万医疗险形成替代效应,仅2020年就冲击了百万医疗险约30.8%的市场份额”。

from clipboard

好在百万医疗险不轻言放弃,也没躺平,创新进取的基因一直都在,寻找进击增长点的脚步没有停下。

客户的期待,往往指引着保险公司破局的方向。最初的百万医疗险都是一年期产品,不少产品给出的续保条件虽然看起来优越,但是仔细推敲,实则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产品停售无法续保,比如续保需经保险公司审核等;有客户理赔后,第二年被拒保,还有客户,刚投保产品就停售,第二年的保障没有了着落。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百万医疗险的短期化肯定对自身有利,让保险公司多了闪转腾挪的空间,一旦情况不好,大不了停售止损;但对于客户来说,则更希望医疗险能够长期化,承诺可以久一点、再久一点,不会在自己年老体衰需要保险保障时,保险却弃自己而去。

针对客户的这个需求,多年期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应运而生。像“平安e生保”、“好医保”、“蓝医保”等6年、20年保证续保的费率可调型百万医疗险产品,目前供给充分。截至目前,还尚未出现客户最担心的保险公司调整费率、中途涨价的情况。

除了保障期限更长,百万医疗险也在探索如何把保障做得更丰满。例如,重疾津贴、质子重离子疗法、特药报销、特需医疗、海外就医等保障,以及术后家庭护理、医疗垫付、重疾绿通、就医陪诊等各类服务,给了客户更多的保障和更好的就医体验。

除此之外,保险公司在客群细分上下功夫,通过差异化经营去挖掘更多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比如,最初的百万医疗险,目标客群是健康且年轻的客户,当主流优质客群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后,保险公司就开始考虑产品扩容,去满足亚健康、带病体、中老年人群,以及其他特定人群。

目前,我国慢病人群超4亿,“带病体”人群医疗支出约2.5万亿-3万亿元,针对慢病群体的需求,众安保险的“尊享e生2023版”放开高血压、糖尿病等六大慢病的投保,众惠相互的“惠享e生”可保三高人群、乙肝携带者,泰康在线推出“全能保(慢病版)”。

而一些保险公司推出“爸妈版”百万医疗险、放开投保年龄上限,也让百万医疗险可以覆盖60岁以上群体,有的则将海外先进的治疗方法纳入保障范围,以满足客户海外医疗的需求。

再比如,“平安e生保特需版”,在“平安e生保”现有保障基础上,加入特需医疗保障责任,让愿意付费的客户可以享受到特需医疗服务。近两年,不断有保险公司在新型治疗方法上大做文章,将CAR-T疗法(细胞免疫疗法)纳入百万医疗险的范围之内,以期天价的医疗走入寻常百姓家,近期水滴与太平洋健康险发布的“蓝海一生”,成为国内首款含硼中子治疗等海外创新疗法的百万医疗险,帮助用户找到全球创新的药物和先进的医疗。

from clipboard

这些横向、纵向的探索,让百万医疗险保持着活力,但还是在现有保障基准法则下做加法,称不上“变革”。从客户角度来说,降低百万医疗的门槛,提升获得感,目前是一个巨大的诉求点。

智慧君身边几位朋友买了百万医疗险,也住过院,但是却无法获得理赔,因为病“不够大”,在社保报销后,个人自费的金额都没达到百万医疗险的万元免赔门槛。

这并非个例,蚂蚁保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其49%的用户因达不到医疗险免赔额而未能获得理赔。

虽然“万元免赔额”设计,是在风险把控上的合理设置,也是能把百万医疗险保费降至百元低价区间的“前提”,但对客户来说,这个“万元标尺”却成为了理赔路上的“拦路虎”。

对于很多人来说,1万元门槛,并不低。

就拿有职工医保的客群来说,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职工医保次均住院费用为12657元,统筹基金支出8219元。这意味着,职工医保的客户平均每次住院,平均只需自掏腰包4438元,远低于1万元。

1万元的免赔额,能不能动?怎么动?保险公司其实做过不同类型的尝试。比如推出保额1万元的小额医疗险,与百万医疗险进行组合搭配,但缺点在于,羊毛出在羊身上,保额1万元的小额医疗险并不便宜。

比如“众安住院宝(尊享客户专属版)”,一份保额万元的住院险,0-4周岁的保费651元/年,5-17周岁是330元/年,18-40周岁为209元/年。在5-20岁年龄段,这份小额住院险的费率甚至超过了“尊享e生2023版”百万医疗险。

除了价格,小额医疗险的稳定性也要逊于百万医疗险。只保一年,理赔过不可以续保,停售后买不到,都是在部分小额医疗险身上出现的问题。

有保险公司推出免赔额可降低的百万医疗险产品,投保第一年免赔额1万元,第二年9000元……逐年降低,最低可降至5000元,但免赔额降低是建立在无理赔基础上的,一旦客户发生理赔,免赔额在第二年重新回到1万元。

还有保险公司尝试可共享免赔额的产品,与家庭成员一起组团投保,家庭成员间可以共享免赔额。上述水滴联合太平洋健康险推出的“蓝海一生”就再次延续了家庭共享免赔额的传统打法。

也有保险公司尝试直接在免赔额上“动刀”。2022年,水滴推出一款“不设免赔额”的百万医疗险产品——“水滴百万医疗险(优享版)”。这款产品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分段赔付,经社保结算后,不同医疗费报销比例不同:0-5000元(含),报销比例为10%;5000-10000元(含),报销比例为30%;10000元以上报销比例为100%。这款产品推出后,并未激起太大的水花,直到“好医保”品牌高调提出百万医疗险“0免赔”概念。

今年3月,好医保·住院医疗(0免赔)、好医保少儿长期医疗(0免赔)上市,紧接着,6月份,推出可6年保证续保的0免赔“好医保·长期医疗险”。3月份的两款产品,前者是1年期短险,后者虽然是长期产品,但只是针对儿童客户,明显带有小范围试水的意味,能撬动的客群有限,而真正的“杀器”在于近期推出的6年保证续保产品。

这款6年保证续保产品经社保报销后,6年累计1万元及以下的部分按30%报销,累计超过1万元以上的部分,按100%报销。对客户来说,获赔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小病也能赔,或许体验感更好。在价格方面,虽然有上涨,但最大涨幅被控制在30%以内,像年轻客群的涨价可能只有几十元。

最终,有多少客户愿意为此买单?能拉动多少百万医疗险的增长?有多少保险公司会跟进“0免赔”概念?未来会不会在万元以下的报销比例上出现“内卷”?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阅读排行榜

  1. 1

    周评|从“双11”到保险“开门红”,正在告别“大进大出”式消费

  2. 2

    保险业多位高管失联,找寻背后的那些蛛丝马迹!

  3. 3

    玖亓周评|10万亿化债!财政刺激救短期,最终化债靠发展

  4. 4

    时隔三年半,水滴拟赴港再上市!内情主导,还是外因倒逼?

  5. 5

    探求专业养老险公司致力成为经营第三支柱“头部”的方法论

  6. 6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险资,最近盯上哪些新“标的”?

  7. 7

    玖亓周评|险企三季报的“高光”和波动

  8. 8

    五大上市险企盈利暴增!“规模+盈利”能否可持续,半喜半忧!

  9. 9

    玖亓周评|从比亚迪到小米,新能源车险会“变天”吗?

  10. 10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财险:折射国家态度、外资雄心、中资战略!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10. 10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