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一茶一饭不仅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同样也事关国家安全、国运民生。
『A智慧保』注意到,最新出炉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及粮食安全问题,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事实上,过去十年来,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粮食种植生产能力,我国也将“三农”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分散和转移农业风险、稳定农民收入的重要工具,多年来农业保险日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国家政策和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保费规模不断扩充。
10月17日,据央视新闻发布,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1059亿元,保持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全球第一。
另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农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005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782亿元,同比增长28.52%。
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对中国稳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正因如此,二十大报告特别提出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那么,如何把饭碗端稳、端牢?回望十八大以来的发展道路,十年来,我国将“三农”工作视为首要任务,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无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抓手。
从政策层面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聚焦“三农”,为更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工作条例”、“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政策相继实施。
从农业经济发展成果上看,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曾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年来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实现稳定供给,其中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产量连续七年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产量创下历史新高,达13657亿斤。
此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动,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农村居民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也得到较大改善。数据显示,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31元,比2012年增长125.7%。
另据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介绍称,现行标准下,我国的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此外,为守好老百姓的“菜篮子”,十年来我国主要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产量也稳步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蔬菜、肉类、水果、禽蛋等“菜篮子”产品的总产量达13.04亿吨,较2012年增长25.5%。
不得不说的是,过去十年来,在我国守护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道路上,农业保险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保驾护航作用。
从近十年经营成绩上看,农险保费规模实现快速扩充。据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我国农险保费规模已达1059亿元,同比增26.7%,保持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全球第一。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财产险公司的农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976亿元。
在风险保障方面,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曾介绍,农险为农户提供的风险保障从2012年的0.9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4万亿元,增幅近3.9倍。
当然,农险保费规模的不断扩增,也离不开中央及地方财政补贴的大力支持。数据显示,2021年,中央财政拨付农险保费补贴达333.45亿元,较2015年的145亿元,增长近1.3倍。另据平安证券研究报告统计,当前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农险保费补贴比例基本已稳定在75%左右。
从创新发展层面看,近年来,国家持续强化农险“扩面、提标、增品”。2018年,为推动农险实现“直接物化成本+地租成本+劳动力成本”的保障全覆盖,我国在内蒙古、辽宁、安徽等6个省市率先展开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
2019年,财政部、银保监会等四部委又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到2022年,我国三大主粮作物保险覆盖率应达到70%以上,其中收入保险成为重要险种,农险深度达到1%。
紧接着,2021年,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联合下发文件,宣布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实施范围至13个粮食主产省份。2022年,银保监会发文再度提及,保险机构要落实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并探索开展糖料蔗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大力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等。
值得一提的是,据上述财政部最新数据披露,目前我国农险已经实现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13个粮食主产省份826个产粮大县的全覆盖。
此外,为给予农户、农企更多元化的风险解决方案,很多保险机构也在积极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如部分险企探索“保险+期货”模式,在承保农产品产量损失风险的同时,还承保因市场因素导致的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通过保证保险业务,为地方农业提供增信支持;推出农业指数保险,为地方特色农产品提供风险保障等。
事实上,为了与现代化农业发展步调相匹配,近年来,我国农险业务的科技应用水平也在持续提升,财险公司纷纷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赋能农险,实现从承保到理赔的全流程线上化处理。
据《科技助力农险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2)》显示,自2017年以来,我国农险科技发展进入爆发期,彼时保险机构不仅开始瞄准更多新技术应用于农业保险,包括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还涌现出一批提供农险科技应用服务的第三方科技平台。
从应用效果上看,越来越多前沿科技的成熟运用,也的确有效赋能险企农险业务降本增效。阳光财险总部非车理赔部负责人肖广森就告诉『A智慧保』,为有效缩短理赔时效,阳光财险面向云南昭通生猪养殖户推出了线上理赔服务,客户出险后借助微信小程序的视频连线功能,即可协助远程理赔人员抓拍高清照片并上传,完成勘验。这一操作取代了现场查勘的传统模式,让养殖户足不出户便能快速理赔。
其实,包括阳光财险在内,近年来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太保财险、平安财险、安华农险等大部分开展农险业务的公司也相继开设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以求给农险保户提供简单、快捷的自助服务,并得到了农户的较好认可。
不过,《白皮书》也客观地指出,尽管当前很多险企都在提升农险科技力量,但难以实现科技与农险业务的有机结合,造成了科技与业务需求脱节,未能有效解决业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与痛点,未来农业保险科技亟需向纵深发展。
肖广森也坦言,在农险服务中,很多科技的应用门槛并不算高,其真正的难点在于,险企能否站在客户立场,将一系列机制障碍打通,让科技创新落在实处。
对此,在农险科技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白皮书》建议,一方面险企应加大对保险科技的创新投入,另一方面政府和监管部门也可从优化政策、建立农险数据共享机制、制定科技应用标准等领域,支持和引导行业推动农险科技的创新发展。
但总体而言,《白皮书》基于我国对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农险持续扩面、增品、提标等政策的稳步实施,作出了乐观展望,预计2025年农险保费规模有望超责任险,成为仅次于健康险的财险公司非车险第二大险种,并根据国际经验法测算,中国农险保费规模有望于2025 年实现1620.71亿-1875.39 亿元。
周评|从“双11”到保险“开门红”,正在告别“大进大出”式消费
保险业多位高管失联,找寻背后的那些蛛丝马迹!
玖亓周评|10万亿化债!财政刺激救短期,最终化债靠发展
时隔三年半,水滴拟赴港再上市!内情主导,还是外因倒逼?
探求专业养老险公司致力成为经营第三支柱“头部”的方法论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险资,最近盯上哪些新“标的”?
玖亓周评|险企三季报的“高光”和波动
五大上市险企盈利暴增!“规模+盈利”能否可持续,半喜半忧!
玖亓周评|从比亚迪到小米,新能源车险会“变天”吗?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财险:折射国家态度、外资雄心、中资战略!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