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工保网
  4. 正文

建筑市场信用风险分析:如何更好发挥建筑市场监管职能?

  • 2021年03月19日
  • 15:54
  • 来源:
  • 作者:龚保儿

信用风险在狭义上即违约风险,指在根据信用关系确定的交易过程中,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履行到期债务而构成违约,从而给对方带来相应损失的可能性。建筑市场普遍存在的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招投标弄虚作假、质量安全问题、违反法定基本建设程序等失信现象,便是信用风险事件的典型表现。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信息在建筑市场各主体之间呈现出的不对称分布状态,容易诱发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缺失行为,是导致建筑市场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因此根据建筑市场监管的需要,帮助市场识别失信行为、防范信用风险是政府行使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防范、化解信用风险,改变建筑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信用困境,政府需发挥信息优势、克服信息劣势,并推进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归集共享、健全建筑市场信用监管体系。





1 政府的信息优势与信息劣势




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用风险问题,可以通过降低建筑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来解决。为此,政府首先需明确自身的信息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综合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掌握着工程报建、企业资质、人员资格等公共信息,又是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的制定者,相比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处于明显的信息强势地位。通过指导和服务建筑市场主体通过“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四库一平台)办理各项业务,政府能够及时归集各类建筑市场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建筑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以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而对于建筑市场的动态变化,政府却往往处于信息滞后状态,存在全过程动态管理缺失、信息传递机制不健全、监管手段与现代信息化管理环境相脱节等问题。因此当前监管部门对建筑企业及从业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的事后处罚,更多是一种事后监管,较难提前防范和及时化解信用风险,难以发挥建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 推进建筑市场信息归集共享




政府迅速、全面、准确地掌握信息,是克服信息劣势,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的前提。一方面,监管部门有必要完善建筑市场信息归集机制,开展无缝隙、精细化的信息采集;另一方面,政府需打破“信息孤岛”、消除“数据烟囱”,解决建筑市场信息共享难题。




近年来,监管部门在提高建筑市场信息归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制定《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工程项目信息数据标准》、就《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分级标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开展建筑市场部分评比表彰奖项信息归集共享试点工作等,但还需完善市场主体信用记录、推进电子化信息采集方式,不断提高信息归集质量。




与此同时,政府还需解决信息跨部门共享机制不健全、信息数据管理部门“标准不对接、接口不统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推动不同部门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应共享尽共享。这也要求政府及早布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动应用落地、生态发展。




未来,监管部门还需对建筑市场信息资源从编目、采集、共享等全过程制定管理规范,并建立科学的建筑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完备的建筑市场信用风险预警体系,在此基础上健全贯穿建筑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信用监管机制。





3 健全建筑市场信用监管体系




不难发现,建筑市场信用监管体系的建立是化解信用风险的系统工程,也是建筑行业稳健发展的保障。但根据建筑市场监管的需要,目前要以信用风险管理为重点,强化信用风险监测预警和分类管理。




完善信用风险预警管理,是积极主动地防范、控制和化解信用风险的管理手段。通过建筑全生命周期监管,发现风险程度加剧的早期信号,能够实现信用风险在发生前的预防和提前处理,防止其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完备的建筑市场信用风险预警体系,对于全面提升建筑市场主体诚信观念、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是降低市场监管制度性成本的重要环节。这要求监管部门在依法归集建筑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等现代技术手段对信用风险进行自动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如住建部于去年底发布的《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便是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行动之一。


发挥信用工具增信作用,是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支撑。通过引导建筑市场主体采取银行保函、保函、信用保险等信用工具,发挥专业增信和风险管理功能,能够有效降低市场各方的交易成本,并发挥政府监管和市场监管的协同作用。如住建部等六部门于2019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工程担保制度的指导意见》,便支持保险机构作为工程担保保证人开展工程担保业务,旨在发挥工程保证保险在转移信用风险中的积极作用。



政府作为建筑市场监管主体,在改善信用信息不对称、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为建立健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政府还应大力发展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完善信用信息披露机制、培育建筑市场信用文化,并通过对建筑市场中的信用产品、信用行为、信用关系进行的监督和管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用经济的建设作出贡献。

阅读排行榜

  1. 1

    保险实务解析:公估机构能否保持第三方中立角色立场?

  2. 2

    保险公司解散、破产,保险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3. 3

    什么是建工意外险?解读建工意外险保险责任与保险特征!

  4. 4

    什么是设计责任保险?解读设计责任保险特征与保险保险责任

  5. 5

    保险经纪人与保险代理人同为中介角色有何区别?

  6. 6

    工程保险保费如何厘定?解读工程保险费率计算及风险因素

  7. 7

    工程预付款保证保险与业主支付保证保险有哪些区别?

  8. 8

    雇主责任风险有哪些?雇主责任险的保险特点与实务要点

  9. 9

    地震导致的在建工程受损,哪些工程保险可以发挥补偿作用?

  10. 10

    风控干货 | 施工安全常见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推荐阅读

  1. 1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2.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3. 3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4. 4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5. 5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6. 6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7. 7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8. 8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9. 9

    部分险企严禁新转保家用车和经代渠道返佣

  10. 10

    保险业薪酬指南:中国平安高管夺冠,其他几家表现如何?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