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险资在资本市场的动作,从 “野蛮人”“妖精”到“压舱石”“稳定器”,从激进凶猛到低调收敛,再到如今的谨慎出手,市场对于险资的认识经历一轮又一轮的刷新。而今,险资正在成为激活市场活力的重要力量。
纵观背景,受国内外多因素影响,险资投资难度骤然加大,“资产荒”成为热词,保险机构在资本市场的举牌动作大幅缩减。为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监管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险资便在其中。
在新的经济周期,规模大、来源稳、久期长的险资的态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6月12日,赣粤高速发布公告称,长城人寿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185900股。加上原来持有的股份,长城人寿合计持有赣粤高速116772782股,占赣粤高速总股本的5.0001%。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长城人寿今年以来第五次举牌上市公司,且在近一个月内,长城人寿已连续四次出手。
沉寂多时后,险资开始萌动。长城人寿的频频举牌能否成为一个新苗头?
01 频频举牌
伴随资本市场阶段性回暖,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能否成为风向标?长城人寿密集举牌的动作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据悉,此次举牌赣粤高速是长城人寿今年以来的第五次出手,且在近一个月时间内,长城人寿已举牌四家上市公司。
具体来看,5月16日,长城人寿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买入城发环境A股39.95万股,增持后,长城人寿合计持有城发环境3210.43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5.0001%。
同日,长城人寿又通过二级市场增持的方式买入江南水务A股33.6万股,增持后,长城人寿共计持有江南水务A股4676.17万股,占该公司A股股本的5%。
5月31日,联交所公开信息显示,秦港股份获长城人寿在场内以每股均价1.7902港元增持200万股,涉资约358.04万港元。增持后,长城人寿最新持有秦港股份的股份数目为4324.2万股,持股比例由4.97%上升至5.21%。
长城人寿2024年的第一次举牌发生在1月份。1月11日,无锡银行发布公告称,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1月9日期间,长城人寿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在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该行股份9999925股,占该行总股本的0.46%。截至公告披露日,长城人寿持有无锡银行股份107646274股,占总股本的5%。
长城人寿的举动,与2021—2022年险资冷待股市形成鲜明对比。而每次操作均为刚过举牌线。
02 提振信心
“此次增持赣粤高速达到举牌线,是公司践行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理念、回避短期股票差价炒作、推进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作用的重要体现”,长城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而赣粤高速在这次举牌中,也获得了市场关注。
据了解,赣粤高速是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控股的一家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服务上市公司,其经营范围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管理、经营、养护、工程咨询以及附属设施的开发和经营;服务区汽车维修;百货销售;住宿;餐饮;广告;仓储(危险化学品除外);新能源开发;智能交通系统与信息网络产品的研发与服务;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研发;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酒店经营管理;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文化旅游资源及养老产业开发;苗圃和园林绿化,筑路材料加工与经营;道路清障救援等。
但从其主营收入看,主要以收取车辆过路费为主。资料显示,赣粤高速经营管理昌九高速、昌樟高速、昌泰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路产,旗下各条高速公路均系国家及省内高速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其发展情况,赣粤高速近年来的经营业绩算得上稳健。2023年,赣粤高速营业收入74.92亿元,同比增长10.86%;实现净利润11.77亿元,为2011年以来年度最高,同比增长超69%。值得一提的是,赣粤高速的营收已实现连续六年同比增长。
2024年第一季度,赣粤高速营收为15.59亿元,同比增长0.19%;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减少7.65%;基本每股收益0.17元,同比减少5.56%。
从赣粤高速股价看,仍处于相对低位,最低时跌破3元。数据显示,该股滚动市盈率为9.995倍,在高速公路行业中处于第六低估位置;市净率为0.63倍,在行业中处于第二低估位置。6月13日,赣粤高速收盘价为4.86元,跌幅为0.82%。
或许是对赣粤高速未来的看好,长城人寿选择增持赣粤高速以提振信心。
长城人寿表示,赣粤高速在高速公路类上市公司中质地优良、业绩稳定、治理规范,行业地位被高度认可,但是上市公司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基于对赣粤高速长期稳定经营业绩以及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长城人寿通过二级市场持续增持,成为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之一。
前几次举牌时,长城人寿也有类似的表态。举牌江南水务、城发环境时,长城人寿表示,是公司践行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理念、推进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作用的重要体现。
03 东风频吹
长城人寿密集举牌的动作,也引起了资本市场对险资投资的关注。作为资本市场的“长钱”,险资该如何加大入市力度,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
其实,自2023年7月以来,国家就在引导险资入市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
例如,2023年9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释放保险资金投资空间,要求险企加强投资收益长期考核;2023年10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实施三年长周期考核;今年1月22日召开的国常会强调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4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 强调,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落实并完善国有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更好鼓励开展长期权益投资;完善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监管制度,优化上市保险公司信息披露要求。6月7日,国常会召开,鼓励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开展长期投资。
显然,险资入市的政策窗口被逐渐打开,在此背景下,险资举牌的动作也开始增多。据统计,2021年、2022年两年,险资举牌仅有5次,但在2023年,险资举牌9次。从今年来看,加上长城人寿此次的举牌,险资已举牌上市公司6次。
另外,从投资对象看,基建、信息、环保、新能源等更受青睐,这恰好与 “五篇大文章”步调一致。而长城人寿的举牌,也是跟随这一步伐。
长城人寿相关人员表示,低利率的市场环境、高波动的股票市场给保险资金长期配置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何应对低利率时代成为寿险行业共同的课题。就长城人寿而言,致力于对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民生领域投资、能源领域投资的安全资产进行深度研究,积极布局港口、高速公司、能源、水务、环保类上市公司,并将ESG和新质生产力作为重点投资方向,坚持“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民生”理念,与多家上市公司形成良好的投资合作关系。
对于未来,长城人寿表示将持续加大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确保资金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做市场的耐心资本。
04 仍在突围
有业内分析师表示,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市场改革深入推进、长期利率中枢下移的新形势下,以险资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加快发展权益投资正当其时。
据监管公布的保险资金投资成绩单看,2024年第一季度,保险公司的投资规模达近30万亿元。但细致来看,险资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与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之间却呈现显著差异,其中,险资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仅为2.24%,而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则达到7.36%。
对于这一现象,有业内人士称,受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影响,将长期债券资产从“持有至到期”重新分类到“可供出售”,从而造成了一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较高。
再从资产配置上看,今年一季度,在26.87万亿元的险资中,配置债券的金额达到12.58万亿元,同比增长21%;债券配比达46.82%。同时,银行存款2.5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1%,银行存款占比达9.52%。
很显然,一季度险企继续加大了对债券的投资。不过,像股票、长期股权等则相对“遇冷”,今年一季度,在股票、证券投资基金方面,人身险公司合计投资金额约3.3万亿元,占比分别为6.78%、5.48%,合计占比12.26%;长期股权投资2.24万亿元,同比下滑3.33%。
具体到保险公司的投资端口,还处于不小的压力之下。
有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76家人身险公司的投资率超过2%的有4家,5家收益率为负,投资收益率介于1%—2%的险企有18家。相较于人身险公司,财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更为分化,85家财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分布在-1.28%至4.37%的区间,其中,12家险企的投资收益率为负,投资收益率超过1%的有11家。
寻求投资突围仍是很多险资当下面临的难题。东吴证券认为,险资长期入市与权益市场长牛是共荣共生且互为前提,险资需要在偿付能力充足率、投资收益目标和资产负债匹配的财务目标三者间寻求平衡。2024年,险资仍有响应监管号召长期资金入市的配置动力等。
尤其对于寿险公司而言,这种匹配的平衡更为重要,通过长钱长投实现长期稳定的收益,对于负债端的减压尤为关键。
再提一下资产端的另一层面,债市对于险资的影响。国泰君安刘欣琦团队认为,预计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运行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长端利率企稳回暖将有利于市场缓解对保险公司投资端的负面预期,从而有利于寿险行业估值修复。这或许能缓解长期寿险预定利率对于寿险公司经营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增额终身寿险。
周评|从“双11”到保险“开门红”,正在告别“大进大出”式消费
保险业多位高管失联,找寻背后的那些蛛丝马迹!
玖亓周评|10万亿化债!财政刺激救短期,最终化债靠发展
时隔三年半,水滴拟赴港再上市!内情主导,还是外因倒逼?
探求专业养老险公司致力成为经营第三支柱“头部”的方法论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险资,最近盯上哪些新“标的”?
玖亓周评|险企三季报的“高光”和波动
五大上市险企盈利暴增!“规模+盈利”能否可持续,半喜半忧!
玖亓周评|从比亚迪到小米,新能源车险会“变天”吗?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财险:折射国家态度、外资雄心、中资战略!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