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3年3月《农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农业保险确定了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和协同推进的原则,原有的农险市场经营格局被打破,越来越多的财险公司进入农险市场,竞争逐步加剧。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以及车险自身周期性的影响,车险市场整体综合成本率趋高。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增强自身竞争力和盈利能力,2013年,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继续以改革创新为推动力,不断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能力和内控能力,整体经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一、承保、理赔数据
2013年,公司共实现原保费收入27.22亿元,同比增长15.31%。投资收益8355万元,同比增长5.59%。营业收入22.822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19%,主要因为分出保费和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增加。
2013年,公司共赔付支出15.71亿元。案件结案率96.30%,金额结案率94.43%,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整体经营分析
整体上看,2013年保费收入达到公司历史最好水平,实现恢复性增长。与财险市场相比,公司保费收入(含分入保费)同比增长15.9%,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是因为种植险业务有所下滑。商业性保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从险种看,养殖险业务增长最快,车险业务增长最多。2013年养殖险业务保费收入实现了161%的增长,达成了“保费规模突破、经营险种突破、经营区域突破”的“三突破”目标。车险业务实现了历史最好水平,保费收入再创新高,首次突破11亿元。
在内部管理机制建设上,2013年启动了改革。针对管理团队过大、管理成本过高、一线展业费用不足等问题,公司开展了自上而下的全系统机构改革。改革总体进展顺利、平稳,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达到精兵简政、提高效率的目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此外,安华研究院成立,标志着公司在科研和学术领域将继续领跑行业。安华研究院下设“四所两会”(工程技术研究所、运筹系统研究所、数学研究所、农业灾害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标准委员会),研究院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并获得实际效益。
公司品牌形象和公司影响力继续提升,3月份在包头主办了第二届国际农业保险学术与技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相关部门的领导、国内外农业保险界学者、专家及业内人士300余人参会,通过专业技术能力的展示和学术成果的交流,彰显了公司的专业实力和创新能力,获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三、农险业务经营情况
2013年,面对日趋激烈的农险市场,公司制定了分类指导的方针,明确了“稳中求进”的市场竞争和维护策略。同时,公司不断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农险承保、查勘、理赔等领域的研发与应用。
在种植险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白热化,种植险业务保费收入增速放缓,2013年种植业原保费收入12.92亿元。
2013年在公司承保区域内,发生了以洪涝为主多种自然灾害,且损失较重,导致部分地区种植险赔付率的攀高。在内蒙呼伦贝尔、包头、吉林通化、山东菏泽等地都兑付了历史上最高的赔付。赔付得到广大农户、各级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和好评,履行了公司为“三农”保驾护航的职责,公司的长远利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了提升。
流程管控方面,公司出台多项规定,确保种植业保险各业务环节合规,防范风险事件发生。运用无人机测绘技术,实现种植险精准查勘定损,是安华的一大特色,2013年,公司出台政策,要求种植险所有赔案均有空中影像留档。这是农业保险管理流程上的一次重大创新,可以有效解决过去农业保险存在的不查勘或者虚假赔付等问题。
养殖险是公司年初既定的“突破”目标,“保费规模突破、经营险种突破、经营区域突破”。2013年全年实现养殖险原保费收入1.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1%,实现了“三个突破”。
5月份,公司在北京推出全国首款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这一产品问世后,立即获得各主流媒体的关注,以央视新闻为代表的媒体竞相报道,很快引起了中央主管领导的关注。国家发改委、中国保监会等有关部委的领导先后到安华农险北京分公司调研该产品。
此外,公司将RFID植入式电子标签技术应用到养殖险领域,较好地解决了养殖险一直以来的道德风险问题。
2013年,公司林业保险实现了零的突破,林业险保费收入(含分入保费)0.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