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1. 首页
  2. 专栏
  3. 保契
  4. 正文

险企集中更名,历史已然成为注脚

  • 2023年06月30日
  • 14:47
  • 来源:
  • 作者:保契

保契锐评

中汇人寿、瑞众人寿,以及那些可见不可说的人寿公司正在逐一登场。

波澜不惊的保险业,系列“新公司”响亮的名字为这个燥热的夏季平添了几分精彩。

人如其名。一个人的名字,不仅仅代表着这个人是谁,往往还代表着这个人的一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侵染下,改名换姓,往往背负着深刻的意义或承载了某些历史使命。

历史上,为人津津乐道的改名故事很多。

比如,司马相如原名“犬子”,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二狗子”。长大后,他觉得这个名字实在不好听,加上仰慕战国名臣蔺相如的智慧与才华,遂改名为“相如”,寓意向偶像看齐。

再比如,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对此,民间传说是“朱元璋”谐音“诛元璋”,诛→诛杀,元→元朝,璋→古代玉制礼器,外形如刀,连起来的意思就是“诛杀元朝的利器”或“推翻元朝的栋梁之材”。

到了近代,更名则更多为彰显成就。比如,杜月笙出生于农历七月十五月圆之时,算命先生认为他“日后必能搅动阴阳两界”,遂取名为“月生”。后来杜月生发迹于上海,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为其改名为镛,号月笙,典出《周礼·太司乐疏》:“西方之乐为镛,东方之乐为笙。”镛和笙都是乐器,取“奏乐以迎亲朋”之意,完美契合了杜月笙“民国春申君”的名号。

当然,不管名称如何变换,亦不论主动或被动,其背后始终都是个人意志的具象呈现,或求名垂千秋或想以之为记,重启未来,凡此种种,终归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自我。

随着商业世界的快速发展,法人机构的更名亦逐渐成为潮流,不管是投资并购还是业务转型,更名似乎都成了规定动作,开业时,誓做百年老店的铿锵致辞终究抵不过资本的流动。

当然,自然人的更名与法人机构的更名不可同日而语,自然人更名最深刻的影响是自身的心境,而生活圈子里短暂的不适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

法人机构则不同,其对外面对的是消费者,更名背后的信任重建难度显然大于自然人的改名换姓;对内则是由无数个体组建起的组织架构,集体思维惯性和作业模式亦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切换。

但二者最大的不同则在于,自然人的更名无法改变其宗族起源,而法人机构的更名更多的是股东的变化,前者多为主动行为,后者多为被动行为。

基于此,法人机构更名的利弊亦显而易见。

就保险机构而言,更名的背后是股东更迭,而股东更迭的背后则是资本的支持,在偿付能力管理体系下,持续稳定的资本供给是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此类公司此前的风险问题。

但问题亦显而易见。就保险公司尤其是此次集中更名的寿险公司而言,只有持续的发展(保费收入)才能支撑其平滑风险的功能,但对于此类机构而言,其底蕴和积淀往往已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人员可以更新,组织架构可以调整,但诸如业务模式等问题往往却已然铭刻于基因之中,毕竟思维的惯性和业务惯性很多时候很难调整。

就更名公司而言,其之前的业务模式大多是资产驱动负债模式,在急速上行的市场环境下,投资端的收益可以弥补业务发展的短板;而负债端,则主要是以银保业务为主,产品类型则主要是“理财类”保险产品为主。

更名之后,随着资本的注入,其快速发展的资本制约在短期内不会出现,但囿于保险业的特殊性,展业模式的改变却不会在旦夕间改变,从既往情形看,延续既有模式仍是大概率事件。

毕竟,保险公司的风险不在于短期内的资本注入,而在于持续稳定的现金流(保费)。这是活下去的基础。

只要能活下去,新人就一定会有新气象,历史都会成为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