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锐评
中汇人寿、瑞众人寿,以及那些可见不可说的人寿公司正在逐一登场。
波澜不惊的保险业,系列“新公司”响亮的名字为这个燥热的夏季平添了几分精彩。
人如其名。一个人的名字,不仅仅代表着这个人是谁,往往还代表着这个人的一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侵染下,改名换姓,往往背负着深刻的意义或承载了某些历史使命。
历史上,为人津津乐道的改名故事很多。
比如,司马相如原名“犬子”,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二狗子”。长大后,他觉得这个名字实在不好听,加上仰慕战国名臣蔺相如的智慧与才华,遂改名为“相如”,寓意向偶像看齐。
再比如,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对此,民间传说是“朱元璋”谐音“诛元璋”,诛→诛杀,元→元朝,璋→古代玉制礼器,外形如刀,连起来的意思就是“诛杀元朝的利器”或“推翻元朝的栋梁之材”。
到了近代,更名则更多为彰显成就。比如,杜月笙出生于农历七月十五月圆之时,算命先生认为他“日后必能搅动阴阳两界”,遂取名为“月生”。后来杜月生发迹于上海,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为其改名为镛,号月笙,典出《周礼·太司乐疏》:“西方之乐为镛,东方之乐为笙。”镛和笙都是乐器,取“奏乐以迎亲朋”之意,完美契合了杜月笙“民国春申君”的名号。
当然,不管名称如何变换,亦不论主动或被动,其背后始终都是个人意志的具象呈现,或求名垂千秋或想以之为记,重启未来,凡此种种,终归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自我。
随着商业世界的快速发展,法人机构的更名亦逐渐成为潮流,不管是投资并购还是业务转型,更名似乎都成了规定动作,开业时,誓做百年老店的铿锵致辞终究抵不过资本的流动。
当然,自然人的更名与法人机构的更名不可同日而语,自然人更名最深刻的影响是自身的心境,而生活圈子里短暂的不适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
法人机构则不同,其对外面对的是消费者,更名背后的信任重建难度显然大于自然人的改名换姓;对内则是由无数个体组建起的组织架构,集体思维惯性和作业模式亦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切换。
但二者最大的不同则在于,自然人的更名无法改变其宗族起源,而法人机构的更名更多的是股东的变化,前者多为主动行为,后者多为被动行为。
基于此,法人机构更名的利弊亦显而易见。
就保险机构而言,更名的背后是股东更迭,而股东更迭的背后则是资本的支持,在偿付能力管理体系下,持续稳定的资本供给是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此类公司此前的风险问题。
但问题亦显而易见。就保险公司尤其是此次集中更名的寿险公司而言,只有持续的发展(保费收入)才能支撑其平滑风险的功能,但对于此类机构而言,其底蕴和积淀往往已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人员可以更新,组织架构可以调整,但诸如业务模式等问题往往却已然铭刻于基因之中,毕竟思维的惯性和业务惯性很多时候很难调整。
就更名公司而言,其之前的业务模式大多是资产驱动负债模式,在急速上行的市场环境下,投资端的收益可以弥补业务发展的短板;而负债端,则主要是以银保业务为主,产品类型则主要是“理财类”保险产品为主。
更名之后,随着资本的注入,其快速发展的资本制约在短期内不会出现,但囿于保险业的特殊性,展业模式的改变却不会在旦夕间改变,从既往情形看,延续既有模式仍是大概率事件。
毕竟,保险公司的风险不在于短期内的资本注入,而在于持续稳定的现金流(保费)。这是活下去的基础。
只要能活下去,新人就一定会有新气象,历史都会成为注脚。
保险业能不能出现“晓华姐”
现实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财险公司出路何在
举国关注之下,保险业能答对养老这道题吗?
从宏观视角看开门红发力点
上市险企三季报集体爆红,分红险大卖更添信心
拒收商保病人,伤害的到底是谁?
小米车险能否熬过车险“报行不合一”周期?
高端养老社区或将迎来黄金二十年
《保险法》修订猜想
看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信心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董事长变更后,中国人寿新添80后女总助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