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帮助中心

 

 

保险时讯 | 保险人才 | 保险论文 | 保险条款 | 保险费率 | 保险案例 | 保险数据 | 保险实务 | 寿险课件
风险管理 | 保险营销 | 保险产品 | 保险方案 | 保险考试 | 保险教育 | 保险培训 | 保险机构 | 保险报告
保险法律 | 保险广告 | 保险辞典 | 保险网站 | 保险会议 | 保险资料 | 专家专栏 | 贝 律 师 | 留言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保险教育>>保险课堂>>正文  网站地图
保险竞争优势分析与战略选择
[作者:    时间:2008-3-5 16:14:18]

一、识别竞争者
 
识别竞争者,首先应界定“竞争者”的概念。从广义上讲,一个保险公司可以把凡是提供相似或同类保险产品的企业都看作是自己的竞争者,如某人寿保险公司可以把所有的寿险公司都作为自己的竞争者。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该人寿保险公司还可把所有提供与寿险类似功能和服务的产品的企业,都看作是自己的竞争者。如不仅把其他寿险公司看作竞争者,而且把银行、救济、自我保障等都看作竞争者。甚至将范围再拓宽一些,把所有同本企业争夺顾客购买力的企业,都纳入竞争者的范畴之内。例如,该人寿保险公司可把房地产公司也看作是竞争者,因为顾客若买了房子可能就没有能力再买寿险。识别竞争者一般从行业与市场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从行业方面识别竞争者
从行业方面来看,提供同一种产品或极为相近并可互相替代的同类产品的企业构成一个行业,如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汽车制造业,石油业、医药业、饮料业等。在同一行业中,一个保险公司新险种的推出、服务水平的提高、保险费率的降低等,都会导致消费者投保取向的变化。从这个层次来看,不同的保险公司互为竞争对手。因此,一个保险公司要想在本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就需要了解整个保险行业的竞争模式,以确定竞争者的范围。
(二)从市场方面识别竞争者
从市场方面来看,企业的竞争者是那些与自己的顾客需要相类似,或为相似顾客群服务的企业。例如,从行业方面来看,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竞争者是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等。但是,从市场方面来看,顾客的需要是具有保障或投资功能的产品,因此,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竞争者也可以是银行、证券公司等具有保障或投资功能的金融产品。从市场方面鉴别竞争者可以开阔企业的眼界,使企业不光看到现在的竞争者,也看到未来的潜在竞争者,有利于企业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三)从行业、市场两个方面识别竞争者
确定企业竞争者的关键是,从行业和市场两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分析产品及市场细分的情况。每个细分市场都有不同的竞争问题,形成不同的竞争机会。
1、行业竞争者。凡是以大体相同费率向同一客户群提供同样产品的其他公司都是本公司的竞争者。例如,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可以将提供长效还本家财险的公司视为竞争对手;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可将提供与其万能寿险相类似产品的公司视为竞争者。
2、品种竞争者。凡是提供与本公司相同或类似险种的保险公司都是本公司的竞争者。例如所有的人寿保险公司互为竞争者,所有的财险公司互为竞争者。
3、形式竞争者。即所有提供相同产品与服务的公司,都是竞争者。商业性人寿保险公司与社会保险机构之间,尽管性质不同,但所提供的保险项目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有支付能力的保险要求是有限的,因此,社会保险领域的扩大,保障水平的提高,会影响商业保险的发展速度,是商业保险公司的间接竞争对手。
4、一般竞争者。为争取相同消费者货币而竞争的都是竞争对手。保险与储蓄有许多共同点,都是将现在收入的一部分为未雨绸缪之计准备应付将来的需要,以保障老年经济生活的安定;都是一种投资手段,使资金增殖;都能不同程度地应付不测事件。于是,顾客的一笔资金既可以参加储蓄,也可以购买保险,在个人手持现金为一定的条件下,储蓄与保险相互消长。因而,银行也是保险公司的间接竞争对手。
5、直接竞争者。凡是以相同的战略追逐相同目标市场的公司是本公司最直接的竞争者。
 
第2节  对竞争者的分析
 
一、识别竞争者的目标与策略
1、确定竞争者的目标。确定谁是竞争者之后,还要进一步探讨每一个竞争者在市场上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是什么驱动着每个竞争者的行为?首先,大多数竞争者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但是各个公司是侧重短期利润还是长期利润?是追求“满意”的利润还是“最大”的利润?其次,每个竞争者追求的是一组目标,包括盈利能力、市场份额的增长、技术领先、服务领先等。但是每个竞争者的目标组合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再次,有些竞争者追求的是在险种和消费者细分市场方面的目标。尤其是当发现竞争者计划进入目前属于本公司的细分市场时,应抢先下手,予以回击。
2、确认竞争者的策略。一个公司必须不断了解其竞争者的策略。根据竞争者所采取的主要策略的不同,可将竞争者划分为不同的策略群。在一个策略群内存在激烈的竞争,在不同的策略群之间也存在竞争,而且各自都有不同的策略组合,并随着时间发展不断修正。
 
二、评估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
 
一个公司的竞争者能否实施他们的战略并实现目标?这依赖于每个竞争者的资源和能力。公司需要识别每个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首先,收集每个竞争者近期业务的数据,尤其是销售额、市场份额、保费收入等。任何信息都有利于形成对每个竞争者优势与劣势的估计。在消费者市场,有关竞争者、市场份额和竞争者利润的数据更容易取得。因此,一个对市场作过评估的新竞争者就能随之决定向谁发起挑战。
公司可通过二手资料、个人经验和传闻来了解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例如,它们可通过向顾客、代理人进行初步的市场营销研究来扩大对竞争者的了解。有3种变量是每一个公司都应当监测的。(1)市场份额:竞争者在目标市场的销售份额;(2)心理占有率:这是指在回答“举出该行业中你首先想到的公司”这个问题时提名竞争者的消费者在全部消费者中所占的百分比;(3)情感占有率:这是指在回答“举出你喜欢购买其险种的公司”这一问题时提名竞争者的消费者在全部消费者中所占的百分比。最后,在寻找竞争者的劣势时,我们应设法识别它们为其业务和市场所作的假想有哪些已经不能成立。
 
三、估计竞争者的反应模式
 
一个竞争者的目标和优势与劣势还不足以说明其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对诸如削价、加强促销或推出新产品等作出的反应。此外,每个竞争者都有其一定的经营哲学、某种内部文化和某些起主导作用的信念。一个企业需了解既定的竞争者的思维体系,并预测竞争者可能采取的行动。竞争者通常的反应类型有:
1、从容不迫型竞争者。有些竞争者对既定竞争者的变化反应并不迅速或者很强烈。它们可能感觉其保户是忠于自己的;它们的业务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它们可能对其他竞争者的反应迟钝;它们也许没有作出反应所需的资金。企业必须努力弄清楚竞争者从容不迫行为的原因。
2、选择型竞争者。竞争者可能只对某些类型的攻击作出反应,而对其他攻击则不然。竞争者可能对削价作出反应以表明对手是枉费心机的。但它可能对广告费用的增加不作任何反应,认为这些并不构成威胁。了解主要竞争者在哪些方面作出反应,可为公司采取最为可行的攻击方案提供线索。
3、凶猛型竞争者。这类公司对其领域内任何进攻都会作出迅速而又强烈的反应,因而不会让一种新的产品轻易地进入市场。凶猛型竞争者意在向其他企业表明最好不要向其发动进攻,因为防卫者将会战斗到底。
4、随机型竞争者。有些竞争者并不表露可预知的反应模式。这类竞争者在特定场合可能会或不会作出反应。而且无论根据其经济、历史或其他情况都无法预见其反应。
 
第3节  竞争策略
 
根据保险企业在目标市场上所起的作用,可将这些企业的竞争地位分为4类,即:市场领先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跟随者和市场拾遗补缺者。处于不同地位的保险竞争者,选用不同的竞争对策。
一、市场领先者的对策——抢先
市场领先者是指在保险市场上占有市场最高份额的保险企业。它通常在保险商品开发、保险费率变动、保险促销强度等方面领先其他企业。无论领先者是否受到赞赏或尊敬,其他企业都不得不承认它的领先地位。但是领先者也必须随时注意其他企业的动向,不使自己轻易丧失良机,失去领先地位。因此,市场领先者通常采取的策略是:(1)扩大总市场,即扩大整个保险市场的需求;(2)适时采取有效防守措施和攻击战术,保护其现有的市场占有率;(3)在市场规模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市场占有率。
市场领先者扩大整个保险市场,是因为它在现有市场上占有率最高,只要市场的销售量增加,它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市场领先者既可以采取扩大营销的方式来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又可以采用各种防守措施来保护其市场占有率。总之,一个有经验的市场领先者,永远不留任何机会给它的竞争者。
二、市场挑战者对策——抗争
市场挑战者是指位于行业中名列第二或第三名的保险公司。它们以市场领先者、经营不善者或小型经营者为攻击对象,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选择进攻策略。市场挑战者最常用的策略是正面攻击、侧翼攻击、围堵攻击、游击战等。例如,甲保险公司在某细分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最高,而乙保险公司也想进入这个市场,这对乙公司而言就是正面攻击,这个竞争策略往往遭到的反击也最大。如甲公司在财产保险市场占有率达到65%,乙公司也想极力扩大其财险市场,在侧翼攻击的情况下,乙保险公司考虑进入的细分市场是甲保险公司竞争力或服务较差的市场,如甲公司在寿险经营上比较薄弱,乙公司就专门研究寿险市场,开发寿险险种。在迂回攻击的情况下,乙保险公司还可以采取不直接与甲保险公司发生正面冲突的方式竞争,如开发新的目标市场。在游击战的情况下,乙保险公司若无法对甲保险公司提出正面挑战,就采取向对方在某个细分市场发动小规模的、断断续续的攻击。这种方式包括有选择的降价、猛烈地爆发式的促销行动。一般来说,游击战是小公司用来对付大公司的常用策略。总之,市场挑战者策略目的旨在夺取领先者地位和吞并弱小者市场。
三、市场跟随者对策——追随
市场跟随者是指那些不想扰乱市场现状而想要保持原有市场占有率的保险公司。市场跟随者并非不需要策略而是谋求用其特殊能力参与市场的发展,有些市场跟随者甚至比本行业的领先者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市场跟随者必须懂得如何保持现有的客户,如何争取一定数量的新客户,每个跟随者都力图给目标市场带来某些独特的利益,如地点、服务和融资方面予以优惠或方便。市场跟随者必须保持低廉的成本和优秀的产品质量与服务,当新市场开放时,市场跟随者也必须很快打进去。跟随的策略有3种,即:紧随其后策略、有距离跟随策略和有选择的跟随策略。
四、市场补缺者策略——插缝
市场补缺者是指一些专门经营大型保险公司忽视或不屑一顾的业务的小型保险公司,成为拾遗补缺者的关键因素是专业化。有些专业化经营程度较高的保险公司尽管在整个市场上占有率较低,但它们仍有利可图。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等):
1、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金融一体化趋势,我国保险业竞争态势不断改变,课堂讨论在国保险业发展的几个不同时期,各保险公司如何识别竞争者,如何进行竞争策略选择。
2、讨论和分析当前中小保险企业的生存环境,分析其所处的市场地位,帮助其探索适合发展的竞争策略。
作业布置:
1、保险公司如何识别与评估其竞争对手?
2、试述不同竞争地位的保险公司的竞争策略。
3、中小保险企业应该采取哪些竞争策略?
4、基本竞争策略有哪些?
本次课推荐和参考文献   
1.           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2.           姚海明.保险营销理论与案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蒋维静.对车险改革后保险营销的浅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4.           方茜.论保险营销的系统激励机制.理论与改革.2005/02.
5.           方有恒.保险公司应建立和健全"突发"事件营销机制.上海保险.2004/10.
6.           曹邦英.保险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创新.经济师.2004/09.
7.           张自力.大胆改革营销体制 促进人寿保险业务发展.保险研究.2002/10.
8.           迟晓英.潜力基础营销在保险营销中的应用.保险研究.2002/03.
9.           王汝志.知识营销——构筑寿险公司竞争优势.改革与战略.2006/03.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于圈中人保险网】圈中人保险网创办于2000年3月,是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在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2005年,圈中人保险网作为唯一的保险类专业资深网站,跻身中国十大热门金融学习网站。圈中人保险网共设36个版块和栏目,内容齐全,数据权威,更新速度快。网站开辟VIP会员浏览专区。您成为本站会员后,可以以会员身份浏览会员中心的 【保险论文】 【保险营销】 【保险条款】 【保险案例】 【保险考试】 【保险实务】 【保险费率】 【专题论坛】 【保险数据】 【风险管理】 【保险产品】 【保险方案】 【保险报告】 【保险名录】等版块内容及下载会员资料。


加入圈中人保险网会员的方法

 一、个人VIP会员:
   〖第一种方法〗 网上注册:操作步骤 1、注册会员->2、支付会员费->3、提交付费确认
   〖第二种方法〗 购买会员卡:操作步骤 在线订购会员卡 或电话订购0755-21659566即可

 二、公司会员: 操作步骤 1、注册会员->2、汇款至公司帐号->3、提交付费确认

>>>现在就注册会员        >>>在线网上支付VIP会员费      >>>EMS送卡上门

客服电话:0755-21659566  13049846002    微信咨询:13049846002       : 564358161

 
 ::最新文章::
    ·CIF价格条件下货运险索赔程序及问题
    ·第十三章 人身保险的投资 习题
    ·第十二章 人身保险的理赔 习题
    ·第十一章 人身保险的承保 习题
    ·第十章 人身保险的营销 习题
    ·第九章 团体保险 习题
    ·第八章 健康保险 习题
    ·第七章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习题
    ·第六章 人寿保险 习题
    ·第五章 人身保险合同(二) 习题
 ::热门文章::
    ·国内精算师考试四大系列
    ·复旦大学精算学科介绍
    ·保险精算的数学词汇
    ·北美精算师协会精算师资格的认定及其考试体系
    ·中国精算师考试体系
    ·成都保险学校
    ·湖南大学保险、精算专业
    ·SOA精算考试课程及大纲-基本教育阶段
    ·关于2003年度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的公告
    ·香港大学精算课程简介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互动合作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会员注册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深圳市圈中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本网法律顾问:
上海和华利盛律师事务所重庆分所 贾锐律师
联系电话:0755-21659566 13652320211  客服QQ564358161(认证信息“圈中人”)
Copyright © 2000-2011 QZR.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4790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