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帮助中心

 

 

保险时讯 | 保险人才 | 保险论文 | 保险条款 | 保险费率 | 保险案例 | 保险数据 | 保险实务 | 寿险课件
风险管理 | 保险营销 | 保险产品 | 保险方案 | 保险考试 | 保险教育 | 保险培训 | 保险机构 | 保险报告
保险法律 | 保险广告 | 保险辞典 | 保险网站 | 保险会议 | 保险资料 | 专家专栏 | 贝 律 师 | 留言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保险教育>>保险课堂>>正文  
史海钩陈:中国保险,摇曳沉浮两百年(3)
[作者:    时间:2007-5-11 14:20:38]

远东保险王

  在民族保险业蓬勃发展之时,洋商仍在继续吞噬着中国保险市场的份额。一战前英商凭借在华特权、雄厚的资金、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再保险实力的优势,率先占据中国市场。但一战后,美商保险乘英国休养战争创伤之际,逐渐渗入中国。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商保险已能与英商平分秋色,其中尤以美商美亚保险公司发展最为迅猛。

  出生在加利福尼亚的史带,1919年来到“冒险家的乐园”——上海,在美丰银行老板鼎力相助之下,成立美亚保险公司。史带的脚跟尚未在他的新办公室踩实,1920年美亚承保的上海一些堆栈就发生火灾,损失惨重。美亚还没赚到多少保费,就要赔出一大笔,许多灾户都谣传,美亚要赖账了。但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史带甚至不惜负债,迅速处理了赔款事宜。美亚公司“被灾户深为满意,从此获得社会人士的信任,业务日有起色”。小小的美亚很快就从众多保险公司中脱颖而出。1921年后,史带在上海陆续创建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和友邦水火保险公司,甚至利用保险资金开设了友邦银行。美亚还与英商、法商、华商合办保险公司,同时还代理了26家保险行的业务。在业务最发达的时候,史带旗下的公司占中国保险总收入的30%以上。史带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在中国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保险帝国,被人们称作“远东保险王”。他的发迹史也成为旧上海津津乐道的经典故事。1939年由于中国局势不稳,美亚总公司由上海迁至纽约。在经历了中国抗战、解放战争之后,1951年美亚停业,撤离上海。

  抗战期间的“大后方”与“孤岛”

  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于国民党军队采取不抵抗政策,华东、中南地区迅速为日军侵占,国民政府不得不从南京撤退到重庆,据守西南、西北地区。中国的西部成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为了保证战争中战略物资的供应,国民政府从1937年8月,开始有步骤地将上海、武汉的一些工矿企业迁移到大后方,规模非常庞大,大约有两年多的时间,运输的车船由东往西络绎不绝。重庆很快就成为新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保险的需求也迅速增加。

  大后方的保险机构以8家官办保险机构为主,包括中国保险公司(1931年)、中央信托局保险部(1935年)、太平洋产物保险公司(1943年)、中国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944年)等,它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强大的政治后台,几乎包揽了与主要经济命脉相关的所有保险业务,形成了一个官办保险体系。其中以中央信托局保险处规模最大。

  1935年10月,中央信托局在上海成立,经营信托、储蓄、易货、运输等业务。同年11月,为了追求丰厚的利润,以及保障自身资金的安全,中央信托局设立保险部。1937年8月国民政府为了保证内迁工厂物资运输安全,委托中央信托局保险处筹办战时运输兵险。10月开始正式办理,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当时日本飞机到处轰炸,这项业务的风险极大。保险部经理项馨吾,曾任中国保险公司副经理,在中国保险公司任职期间,曾被派赴英国伦敦考察深造,是一位保险专家,在国内外同业中有比较高的声望。他多次劝说华洋保安公司,接受战时兵险的再保险,但是各公司都觉得风险太大,不愿接受。无奈之余,国家只好全部承保。运输兵险费率较高,由中央信托局保险部视危险程度确定标准,赔付率也相当高。1939年,中央信托局还开办了陆地兵险,承保存放在国内后方,对抗战和民生有关的物资设备。为此,中央信托局特意从上海保险界选聘了13个精英,南下昆明联系业务。他们在“一切为了祖国”的信念支持下,绕过日军占领的地区,辗转香港、越南,来到昆明,顺利完成陆地兵险的组织和筹备。后来这13个传奇人物被保险界誉为“十三太保”。中央信托局的这两个战时险种,对工厂内迁,发展后方经济,充实战争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40年后,大后方的局势比较稳定,金融界和工商界人士看好保险带来的高回报,纷纷开设保险公司。一时间,保险机构开业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仅中国小小的西南一隅,加上抗战前就存在的,1945年民营保险公司已达到50多家。然而,僧多粥少,官方保险机构又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民营保险公司竞争异常地激烈。

  而大部分洋商保险公司在二战爆发后,就陆续撤离回国,留在重庆、昆明等地的,只有太古、怡和还在经营与自身贸易相关的保险业务,友邦人寿也在坚持着惨淡经营。

  抗日战争前期的上海,由于日本依赖英美为其提供物资,在他们面前还比较驯良。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西撤后,日本攻占了上海,但止步于公共租界的苏州河畔。英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在日占区的包围下成为独立于战争之外的“孤岛”。“孤岛”的平静,很快就吸引了众多沦陷区的富有阶层来此躲避战火。他们将所携的大量游资投放于工商业,孤岛的经济畸形地增长。上海的保险业随着涌入租界人口的激增,以及经济形势的逆转,收益也相应增加。

  但是好景不长,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扯下了在英美面前的伪装,举着刺刀,进驻租界。进入租界后,日军就勒令上海的英、美、法等国保险公司停业,外籍工作人员被关进了集中营。日军以为将外商保险机构驱逐出去,上海保险市场就是日本人的天下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由日本十余家株式会社联合投资的“东亚火灾海上再保险株式会社”,却在中国人高涨的抗日情绪下毫无作为。后来,他们转换策略,与太平保险公司合资开办了华商名义的“通惠水火保险公司”,但不久人们了解到该公司的日资背景后,都对其“敬”而远之。日商保险始终没能控制上海的保险市场。

  与上海日商保险公司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商保险业的异常繁荣。由于日伪政府滥发伪币,物价飞涨,投机囤积物资之风盛行。一些新发展起来的银行、钱庄、工商业者,以及有保险业务的掮客,竞相投资保险业。但是他们并不志在保险事业的发展,只是利用保险公司,吸引游资,进行投机,囤积居奇,谋取更多利润。这样的保险公司,在新成立的保险公司中占3/4,整个上海保险市场无序而混乱。

  抗战后保险业的混乱经营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迁回旧都南京,战争期间迁往重庆的官办和民营保险机构相继复员或返沪,被迫停业的洋商保险公司也纷纷复业。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再次东移,上海重新成为中国保险业的中心。

  此时的官僚资本逐渐发展成为国家金融垄断势力。官僚保险机构在抗战时已经包揽了大部分的保险业务,而此时上海官僚保险机构的数量更是由战前的8家增加为24家,这些规模大小不一的机构,控制了企业财产、船舶、货物运输、人寿及再保险等业务,形成了官僚资本保险集团的网络。民营保险机构逐渐在保险市场上成为官僚资本的附庸。

  战后国民政府没有对经济进行及时治理,整个国家经济秩序混乱不堪。金融市场上游资充斥,不少商人利用保险这一渠道,积聚游资,从事投机买卖,保险公司数量一时激增。1948年时,上海华商保险公司已有178家,良莠不齐,较有基础、管理水平较高的保险公司不到1/4。保险机构的数量大大超过市场的需求,以至于保险业恶性竞争的情况非常严重。不仅如此,政府大量发行货币,币值残跌,物价飞涨,保险效力锐减,已经失去了保险的意义和作用。尚有余力的民营保险公司改以银元、美金或港币承保,惨淡经营。整个保险业在解放前已陷入了瘫痪状态。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于圈中人保险网】圈中人保险网创办于2000年3月,是保险行业资源门户网站,在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2005年,圈中人保险网作为唯一的保险类专业资深网站,跻身中国十大热门金融学习网站。圈中人保险网共设36个版块和栏目,内容齐全,数据权威,更新速度快。网站开辟VIP会员浏览专区。您成为本站会员后,可以以会员身份浏览会员中心的 【保险论文】 【保险营销】 【保险条款】 【保险案例】 【保险考试】 【保险实务】 【保险费率】 【专题论坛】 【保险数据】 【风险管理】 【保险产品】 【保险方案】 【保险报告】 【保险名录】等版块内容及下载会员资料。


加入圈中人保险网会员的方法

 一、个人VIP会员:
   〖第一种方法〗 网上注册:操作步骤 1、注册会员->2、支付会员费->3、提交付费确认
   〖第二种方法〗 购买会员卡:操作步骤 在线订购会员卡 或电话订购0755-21659566即可

 二、公司会员: 操作步骤 1、注册会员->2、汇款至公司帐号->3、提交付费确认

>>>现在就注册会员        >>>在线网上支付VIP会员费      >>>EMS送卡上门

客服电话:0755-21659566  13049846002    微信咨询:13049846002       : 564358161

 
 ::最新文章::
    ·CIF价格条件下货运险索赔程序及问题
    ·第十三章 人身保险的投资 习题
    ·第十二章 人身保险的理赔 习题
    ·第十一章 人身保险的承保 习题
    ·第十章 人身保险的营销 习题
    ·第九章 团体保险 习题
    ·第八章 健康保险 习题
    ·第七章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习题
    ·第六章 人寿保险 习题
    ·第五章 人身保险合同(二) 习题
 ::热门文章::
    ·国内精算师考试四大系列
    ·复旦大学精算学科介绍
    ·保险精算的数学词汇
    ·北美精算师协会精算师资格的认定及其考试体系
    ·中国精算师考试体系
    ·成都保险学校
    ·湖南大学保险、精算专业
    ·SOA精算考试课程及大纲-基本教育阶段
    ·关于2003年度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的公告
    ·香港大学精算课程简介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互动合作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会员注册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深圳市圈中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本网法律顾问:
上海和华利盛律师事务所重庆分所 贾锐律师
联系电话:0755-21659566 13652320211  客服QQ564358161(认证信息“圈中人”)
Copyright © 2000-2011 QZR.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4790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