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是经济单位透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各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
风险管理目标由两个部分组成:损失发生前的风险管理目标和损失发生后的风险管理目标,前者的目标是避免或减少风险事故形成的机会,包括节约经营成本、减少忧虑心理;后者的目标是努力使损失的标的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包括维持企业的继续生存、生产服务的持续、稳定的收入、生产的持续增长、社会责任。二者有效结合,构成完整而系统的风险管理目标。
(一)损失发生前的风险管理目标
1.降低损失成本。
2.减轻和消除精神压力。
(二)损失发生后的风险管理目标
1.维持企业的生存。
2.生产能力的保持与利润计划的实现。
3.保持企业的服务能力。
4.履行社会责任。
(三)风险管理的沿革与作用
风险管理的思想在19世纪已开始萌芽,它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诞生而产生。当时法国科学管理大师费尧(Henri Fayol)所著的《一般与工业管理》一书中,首先将风险管理思想引入企业经营内,但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风险管理自20世纪30年代产生,在50年代末得到推广,到7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风险管理已普及到大中小企业。1938年美国采用了科学管理方法。风险管理一词则是美国的格拉尔1952年于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首先提出。到60年代系统地开展了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在美国保险管理学会的推动下,风险管理教育在美国风行起来,各大学的“保险学”改为“风险与保险学”,有关保险团体也纷纷改名,如将1932年创立的“美国大学保险学教师学会”于1961年末改为“美国风险与保险学学会”;将1950年创立的“全国购买者协会”于1955年改为“美国保险管理学会”,1975年正名为“美国风险与保险学会” ,该学会于1983年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使风险管理更趋向规范化。德国1970年引进了美国风险管理理论,进而形成了德国风险政策和美国风险管理的折中性学术观点。法国是世界上首先将风险管理引入企业经营体系的国家,但到目前仍未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 在现代社会,风险管理已在许多发达国家广泛运用。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中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它与企业的计划、财务、会计等部门一道,共同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努力。
目前风险管理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保险型风险管理,其经营范围仅限于纯粹风险,另一种是经营管理型风险管理,其经营范围不仅包括静态风险,也包括动态风险。德国的风险管理一直属于经营管理型风险管理。美国及英、法等国的风险管理也均由保险管理型风险管理逐渐发展到经营管理型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之所以得到普遍应用,是因为它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整个经济、社会的作用在于: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资源分配最佳组合的实现;风险管理有助于消除风险给整个经济社会带来的灾害损失及其他连锁反应,从而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和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的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风险管理对单个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力图以最小的耗费将风险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其主要表现在:通过系统地处置与控制风险,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风险管理有助于企业各项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风险管理措施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
二、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是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管理效果评价等环节。
(一)风险的识别
风险的识别是经济单位和个人对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整理并对风险的性质进行鉴定的过程,它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
1.现场调查法。
2.风险列举法。
3.生产流程图法。
4.财务报表分析法。
(二)风险的估测
风险的估测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的详细损失资料加以分析,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风险估测的内容主要包括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两个方面。
(三)风险的对策
风险的对策是在识别分析和估测风险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风险频率、损失程度及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的过程。风险管理方法分为控制法和财务法两大类,前者的目的是降低风险频率和减少损失程度,重点在于改变引起风险事故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后者是事先做好吸纳风险成本的财务安排。
1.控制法。控制法是指避免、消除风险或减少风险发生频率及控制风险损失扩大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主要包括:
(1)避免
(2)预防
(3)抑制
(4)风险中和
(5)集合或分散
2.财务法。财务法是通过提留风险准备金事先做好吸纳风险成本的财务安排来降低风险成本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即对无法控制的风险事前所做的财务安排。它包括自留或承担和转移两种。
(1)自留或承担
(2)转移
风险转移分为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直接转移是风险管理人将与风险有关的财产或业务直接转移给他人;间接转移是指风险管理人在不转移财产或业务本身的条件下将与财产或业务的风险转移给他人。前者主要包括转让、转包等;后者主要包括租赁、保证、保险等。
(四)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分析、比较已实施的风险管理方法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契合程度,以此来评判管理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收益性。由于风险性质的可变性,人们对风险认识的阶段性以及风险管理技术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因此,需要对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及管理方法进行定期检查、修正,以保证风险管理方法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
三、可保风险的选择
可保风险是保险人可接受承保的风险。即符合保险人承保条件的风险,是风险的一种形式。如前述,并不是所有风险都可以通过保险转移方式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作为保险人乐于承保的风险具有哪些性质呢?也就是说构成可保风险的条件有哪些呢?一般而论,可保风险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第一,可保风险是纯粹风险,保险人可承保的风险,不是投机风险。
第二,风险的发生必须具有偶然性。
第三,风险的发生是意外的。
第四,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第五,风险的损失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
四、风险与保险的关系
风险与保险存在着密切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研究对象都是风险,相辅相成。主要表现为:
第一,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
第二,风险的发展是保险发展的客观依据。
第三,保险是风险处理的传统有效的措施。 第四,保险经营效益要受风险管理技术的制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