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保险助力增进社会韧性:瑞再研究院发布《中国省级保险发展韧性指数》报告

关注

在“抗风险·强韧性·高质量——2022 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中,此前重视程度不够的普惠保险议题也成为嘉宾们探讨内容之一。为了全面了解融入保险保障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瑞士再保险瑞再研究院正式发布了《中国省级保险发展韧性指数》,该报告构建了中国省级保险发展韧性指数,以体现各省应对重大风险冲击的综合能力。首次将瑞再研究院全球韧性指数研究方法运用到中国省级层面,对中国各省的自然灾害韧性指数与身故韧性指数进行了测算。该研究旨在帮助各省政策制定者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帮助各省提升抗风险能力,增强经济与社会韧性。

研究结果表明,各省保险发展韧性指数从不足20%到90%以上不等,而数值高低体现了各省的韧性水平存在差异。经济较发达省份通常韧性较高,然而由于具有较高的资产规模,且多数地区包含了国内主要交通枢纽城市,因此具有较高的财产风险敞口和人身风险的潜在敞口, 如暴雨等季节性气候风险也易导致较高损失。中国内陆地区普遍具有中等水平韧性,需重点关注如地震等低频、但高损失的重大风险。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省份通常韧性偏低,是亟需加强各类保障的地区。

报告发布嘉宾安仁礼(Jerome Haegeli)博士表示:“作为风险管理的主要金融工具,保险能够在应对自然灾害风险、身故与健康风险、促进经济结构性转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我们需要意识到中国各省在经济发展、风险特征、韧性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将保险纳入地方经济治理框架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保险保障职能,提升社会经济韧性。”

基于省级保险发展韧性指数的研究结果,报告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建议强化顶层设计与跨部门协调机制,以提升资源配置和部署能力,健全风险管理职能。二是建议制定省市级综合风险管理方案,以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韧性。三是建议采取公商合作(PPP)方式,以帮助管理新兴和巨灾风险,未雨绸缪,降低潜在损失。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秉正在听取了报告发布内容后,对保险业如何助力韧性社会建设提出3点建议。一是保险业(及监管部门)应就如何支持韧性社会建设方面实现共识,确定发展路线,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二是系统研究和明确保险产品和服务与韧性社会建设之间的联系,梳理保险业可以在韧性社会建设中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三是从需求端设法扩大投保率,特别是承灾能力脆弱的低收入人群的投保率。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认为,在整个普惠金融生态体系中,中小微弱群体是消费者,也是金融健康格外需要被守护的对象,提升这个群体的金融健康水平,除了要建立消费者保护的长效机制,还应帮助建立满足普惠群体需求的社会保险保障机制,普惠保险可在这个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现阶段,从研究机构提出倡导到真正让普惠群体能够享受得到,中间还有较长的路要走。CAFI学术顾问,大家保险集团原总经理徐敬惠介绍说:“要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够了解保险、用上保险必须要解决信息的获取、功能认知、产品适用以及价格可售这些关键点上。保险公司要用适合的渠道触达到适合的人群,给他们适合的产品,让老百姓真正能觉得买的保险是有用的、可靠的、便利的、负担得起的。”

普惠保险需要解决可及性和适用性的问题,同时还要注重消费者的金融健康。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认为,保险科技的应用无疑可以为推动普惠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保险科技的发展,可以使得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人均可得的赔款率等都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刘昇对普惠保险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在普遍惠及改革成果的大背景下,让保险业惠及所有人民,体现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平衡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处理好促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普惠保险通过我们各方的共同努力,能够实现普遍惠及到普遍实惠,让我们的普惠保险真正能够普遍惠及老百姓,这是普惠保险应该实现的最终目的” 。

(来源:新视线)

加载中...